相关指数全线上浮 物价压力再度显现
[□本报记者 禹刚] 2006-07-21 00:00

 

  在货币当局判断经济走势、决定是否加息的紧要关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工业价格指数(PPI)的持续上升,将会给决策层添加几个重要参数。

  □本报记者 禹刚

  

  央行昨日公布的6月份全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同比增幅较大,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而5月则只有1.5%。如果结合国家统计局前日发布的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5%来看,前几个月慢慢上涨的物价压力保持继续上升的势头,在央行 判断是否应该加息的关头,这几个关于物价走势的关键数据无疑受到市场密切关注。

  商品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数据显示,6月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较上月上升0.4%,较上年同期上升2.3%。央行每月发布并编制的这个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反映企业间集中交易的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价格变动水平,与CPI一起能比较全面地描述了物价波动轨迹。

  企业商品价格涨幅在2月份达到0.7%的低位后,开始进入上升通道,3月份、4月份、5月份涨幅分别达到0.8%、1%和1.5%。而居民消费价格由2月份的0.9%回升至6月份的1.5%。

  数据显示,按商品需求分类看,6月份投资品价格上涨较快,较上月上升0.5%,同比则升3.2%;消费品价格较上月上升0.1%,同比上升0.4%。

  物价上行压力将逐渐显现

  此外,未来物价压力更引起市场担心的是工业价格指数(PPI)的亦步亦趋。作为CPI走势的先行指标,CPI工业价格指数几个月来上升压力较大,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不断攀升,4月、5月、6月的涨幅分别是4.9%、5.5%、6.6%,原油价格的继续走高,带动6月PPI上涨3.5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PPI的上涨一方面可看出企业成本压力过重,利润空间被压缩,未来面临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上游的价格压力逐步传导至下游,未来CPI上行压力逐渐显现出来。

  为货币政策添加重要参数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本周就指出,当前国民经济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通胀压力,应对价格上涨保持高度警惕。中国的通胀历史经验表明,在反映总需求和货币供应方面“通胀存在时滞”,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根据数据测算,“未来几个月通胀很可能会出人意料地加速。”

  在货币当局判断经济走势、决定是否加息的紧要关头,CGPI、CPI和PPI的持续上升将会给决策层的分析矩阵添加几个重要参数。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按商品的生产过程分类看,6月初级产品价格较上月上升0.9%,较上年同期上升6.5%;中间产品价格较上月上升0.4%,较上年同期上升2.4%;最终产品价格较上月上升0.1%,较上年同期上升0.5%。

  有色金属价格较上年同期则大幅上升了36%。其中,铜价同比涨60.1%。金价同比涨28.7%,银价同比也大涨了46.8%。

  能源价格较上年同期上升10.1%。原油价格同比上升22%,成品油价格较上年同期上升28.1%。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