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璐
“十一五”期间,上海的发展主线是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据记者了解,在整合产业方面,上海的想法是加快推进国有资本从传统产业、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集聚。
资料显示,2005年底,上海国有资产总额已突破了7000亿元,但50%以上国有资产集中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近10%的国有资产散布在 65个行业。“这种布局使得上海一直以来就缺乏一批能在全球范围内广纳资源要素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鉴于这一原因,上海市委市政府清楚地认识到,过去以传统产业支撑上海发展,以高速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续。因此 ,在《上海市“十一五”国有资产调整和发展专项规划》中,重点提出要推动大集团战略的实施,要集中力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经营的世界级大企业集团。”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上海国有资本产业调整的大致思路是,重点向汽车、电站设备及大型成套设备、港口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现代装备制造业集中;向生物和信息技术等领域集中;向“三港两网”、桥梁、隧道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关键领域集中。据悉,这其中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将成为上海市工业创新的1号工程。
而对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国资要适当增加投入,通过先导性进入吸引国际国内多元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在商贸、旅游、会展、航运服务等行业,将依托优势企业,整合资源,做强企业,待产业发展成熟,吸引其他资本进入;在水、电、气、公共交通等基础、公益性领域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民资进入;对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依托中央企业做强做大;对不适宜国资而更适宜民资发展的行业,国资直接实行多元化改制退出;对劣势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等领域,国资加快退出。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际上产业转移的趋势未变,经济全球化为上海国资国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接跨国资本、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国内而言,良好宏观经济环境及其发展趋势为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提供了宽松环境,洋山港的开港、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长三角联动等无不为上海国资国企加快发展开拓了更大空间。相信上海能通过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打造出一批资本规模大,科技含量高、GDP贡献大、对全市经济发展整体带动能力强的大产业。
加快推进国有资本从传统产业等领域退出,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