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永良,构建中天“不等式”
[□特约撰稿 杨轶清] 2006-07-22 00:00

 

  楼永良,构建中天“不等式”

  率领的企业上缴国家税收名列全国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类纳税排行第一;可是少有人知。

  在国家民政部首次公布“中国十大慈善企业”名单中名列第五,而且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民营企业;却与差不多时候发布的胡润慈善榜无缘。

  掌舵企业13年,资产增长30倍、掌舵人总是隐身幕后。

  □特约撰稿 杨轶清

  

  中天建设集团是一家很特别的企业。

  2005年,中天集团上缴国家税收名列全国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类纳税排行第一;可是少有人知。

  2006年4月,国家民政部首次公布“中国十大慈善企业”名单,“中天”名列第五,而且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民营企业(列在“中天”之前的是微软、汇丰银行、中海油等);而差不多时候发布的胡润慈善榜上,“中天”却踪影全无。

  “中天”先后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文明单位”等殊荣,这些荣誉“含金量”极高;但其他很多“中天”完全有条件参与的评选评奖活动,却看不到他们的影子。

  —年经营规模超过150亿元,年递增速度达到40%,获得鲁班奖、白玉兰奖等省部级以上重要建筑大奖400多项。位居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前列。可是,取得骄人业绩的中天集团,社会公众知名度与其规模实力、行业地位并不相称。作为中天集团的掌舵人,楼永良本人也一直非常低调。

  楼永良,这个上任13年就率企业增长30倍的中国建设行业风云人物,他和他的团队在全国各地建起了几千幢高楼,更树起了看不见的“中天”人精神大厦和“中天”文化品牌。

  责任不等于慈善 慈善不等于捐赠

  2006年4月,中天集团荣获国家民政部评审的“2006中国十大慈善企业”称号。“慈善”,已经成为“中天”社会形象的关键词之一。

  十多年前,在企业发展困难之时,中天集团即结对支持贫困山区建设,捐资建造了东阳、丽水、云和、陕西多所中天希望小学,兴办中天高级中学,支持东西部文化交流,捐资给浙江大学贫困学生助学基金会。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中天集团就向社会各界提供了超过千万元的捐赠。可这位慈善企业的当家人却说:捐赠是善举,慈善是尽社会责任;但慈善并不等于捐赠,慈善更不是社会责任的全部。

  楼永良认为:首先,作为企业应该尽到自己的经济责任,比如守法经营、吸纳就业、照章纳税等。同时,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还须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包括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经济安全、保障客户权益以及环境保护、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帮助贫困的弱势群体等责任。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多年来,中天集团一直做到对企业员工负责,对企业发展负责,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在此基础上,企业每年均要捐赠数百万元开展公益事业活动。关注“中天”发展过程的领导说他们是不知不觉地走上慈善企业之路的。是“无心插柳”、水到渠成。

  节约不等于省钱

  虽然家底越来越厚实,但中天集团一贯的节约传统却很好的保存了下来。楼永良说,节省费用降低成本是节约,但节约并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省钱,节约更是减少社会的资源消耗。

  2003年,中天集团制定了《艰苦奋斗、严肃纪律、廉洁自律的八项规定》,每年春节之前都要以集团公司文件的形式重新发布。文件中强调要“建立完善预算制度,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做到公私分明,严格公款消费”、“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楼永良真正做到了以身作则。他出差很少带秘书,经常和员工一起打菜吃饭,对家人倡导“健康平民化消费,反对奢侈”的消费观。

  对节约,楼永良有不同于一般企业家的认识。他认为,节约有三个层次,分别是减少浪费节约费用、建设节约型组织、助益节约型社会。

  首先是企业的日常行为风格体现节约,比如不要浪费纸张、电、水、油等。其次,对企业整体而言,节约要从组织架构和流程设计也就是企业运营上来体现,比如管理扁平化,信息化等等。中天集团的项目遍及全国各地,由于运用视频会议系统,每年只需要召集区域公司开年初、年终两次大会就可以了,相关会议成本直接降低。虽然视频会议系统只是中天集团信息化建设中一个很小的例子,但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方面却有充分的体现。在更深层次上,节约应该体现在对外部全社会资源的科学使用上。据笔者了解,中天集团开发的房产项目非常注重环保节能,比如“中天”在杭州开发的盛世钱塘楼盘,已被列为建设部节能试点。“中天”的一些项目部创造性地用轻质金属来建造工地围墙,可以重复地方便使用,减少了传统使用砖块、沙浆、水泥等材料的浪费。

  财聚不等于人聚

  在“中天”,不少精英骨干都有一定的股份,而楼永良只有不到20%的股份。“在中天没有老板”的说法也因此不胫而走,据说,在“中天”个人财富超过楼永良的不会少于200人。

  股份不多会不会影响楼永良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中天”集团员工说,恰恰相反,正是楼总的这种胸襟和气魄,使得“中天”成为各方人才汇聚的创业平台。楼永良自己的体会则是八个字:“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说:“我少占股份,意味着为企业的有用人才多留了一点股份。人聚了,中天集团才能更进一步发展。”据了解,中天集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人,包括40多名博士、硕士,这些人才以管理入股或技术入股、经营入股,成为企业的大小股东。“中天”正在突破民营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必须跨越的资本社会化和管理专业化这道坎。

  在人才使用等方面,“中天”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不拘一格原则、注重绩效原则,并逐步形成大家认同的做法。如“太阳理论”———谁能升起,谁就是太阳。“母鸡理论”———经理不能光做公鸡,要做母鸡,“孵”出人才,带好“小鸡”。“观众席理论”———不但要从舞台上发现人才,还要从观众席上发现人才。“用人重品质,升迁看业绩”———一切以工作绩效为中心,反对浮夸,更反对弄虚作假,提拔用人讲德才兼备。

  用人不等于用机器

  “中天”管理非常严格,同时又很人性化。因为人毕竟不是机器,用人更要用心。在这方面楼永良用了很多心思,特别是在对待农民工上面是出了名的。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天”就在施工现场推广“为一线工人办十件实事的活动”,力度之大,当时在上海建筑行业都引起了轰动。

  在中天集团,统称“民工”为员工。楼永良说:“在每个工地上,我们都设立投诉电话,监理的号码,我的手机要向他们公开。有谁克扣他们的工资,他们可直接来找我,我直接处理。”因此“中天”从来没有拖欠工资之类的问题。

  笔者看到,在职工生活区内还设有浴室,不管春夏秋冬,每天都会按时供应热水,保证每个农民工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卫生间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卫生程度一点不比家里的差…提到楼永良,一线的农民工,都在对笔者说着同一句话:“楼总,人,真好!”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企业”:集团公司领导每次来工地检查从不事先通知,仔细查看民工宿舍、食堂、厕所,工人们还不知道这是总裁。

  《中天人》杂志主编说:“在《中天人》杂志创办初期,本来大家都希望楼总成为第一个在杂志封面上露脸的人,可结果,在创刊号上露脸的中天人却是工作在一线的农民工……”。2004年,“中天”召开了一次特殊的表彰会,奖励100名优秀务工人员,主角就是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外来民工。今年这个表彰会继续开,而受奖励的对象增加到1000人。

  成功不等于不变

  “中天”重视制度,是一家务实的企业,也是善于创新的企业;他们重视产品质量,同时又注重文化和品牌建设。制度与文化有机融合,使得“中天”的管理水平之高在业内享有盛名,一个年经营规模超过150亿元的全国性企业,只有一个法人、一个资质,集团总部也只有几十人的编制。如此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得益于区域化运作的经营管理创新。

  2004年中天集团获得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这是迄今全国第二家获此荣誉的建设企业。正是在这一奖项的申报、评估、现场评审过程中,中天集团才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大企业病”!楼永良敏锐地提高对这些表面问题的实质性认识。有人不以为然,但楼永良告诫员工:要居安思危!于是,一场管理方面的深刻变革随即拉开帷幕。一个称为“管理改进办公室”的非常设部门就宣告成立,其职责就是负责“流程再造工程的实施”,以此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作密锣紧鼓地展开。

  与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等相适应,中天集团信息化建设也是不惜血本,信息化工程总投入将达到2000万元,建设部相关领导认为这是国内同行业功能最强,应用最好的建设企业信息化系统。

  制度创新+文化升级+流程再造+信息化应用,“中天”的管理水平将再上台阶。

  无疑对曾经推动“中天”成功,或者现在仍在推动“中天”成功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有破有立,显示了楼永良的勇气和智慧。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