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晖
写字楼里听到最多的就是抱怨,大到领导下达的任务指标重了,分配不公平了,承诺的提成不兑现了,加班没有加班费了;小到巴士晚了,电梯坏了,的士不好打了,某商品的打折期过去了,等等。
人都是喜欢抱怨的,比如去参加婚礼,没有哪位会对酒席表示满意,都是挑剔的居多。特别是对写字楼的白领来说,抱怨不仅是一种宣泄方式,往往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领导是不喜欢别人抱怨的。笔者曾经听某公司老总说过, “没有什么是能够靠抱怨得到的”,当时真有大彻大悟,醍醐灌顶之感。但后来发现,这位老总的确不喜欢员工抱怨企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别人不喜欢您抱怨,所以要您读《拒绝借口》、《细节决定成败》诸如此类的书。这些书的作者告诉您,细节很重要,航天飞机的失败是因为一个小数点,加拿大魁北克铁桥的倒塌是因为一个小零件。但咱们看到更多的是,大多数企业的轰然倒下是因为决策错误……
但抱怨的确没有意义。试想,抱怨者敢不敢来上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多数不敢。如果没有博弈的本钱而只能抱怨的话,那就活该了。所以,管理者不怕抱怨的人,因为“没有什么是能够靠抱怨得到的”。
亚科卡为福特汽车立下汗马功劳,却被炒了鱿鱼。亚科卡没有一句抱怨,重振了克莱斯勒。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是能够靠抱怨得到的”。
当然,职场上的抱怨不仅仅是一种表现,而是心态,可怕的是抱怨后面的心态。
在证券行当年头长了,看到颇多众生相,有这样一种感觉,抱怨越多离财富越远。
某炒股的朋友时常跟我说,××企业出事了,××高管跑了,××被双规了,说完之后便是抱怨,市场如何的混乱,企业如何昧良心,大股东如何心黑,慷慨陈词,头头是道,而大义凛然的愤慨中却总让人感觉掺杂着自家亏损的忿懑和委屈。
但愤怒只能出诗人,出不了成功的投资者。抱怨只能让您的心态更坏,而坏心态让您的处境更坏,于是就发出更多的抱怨。情绪影响心态,心态影响行动,行动再反过来影响情绪———就这样因果循环,永无了期。
这就像唱戏的和听戏的。
过去唱戏的风度多与其行当有关。同样是男的,唱黑头的气宇轩昂,声如洪钟;唱旦角儿的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带几分女气;唱老生的沉稳老到;唱小生的潇洒飘逸———长期的职业给性格、行为举止都打上了烙印。
看戏的也一样,如果您不看喜剧,只看悲剧,京戏里的《窦娥冤》、《赵氏孤儿》,莎剧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哈姆雷特》,会怎样?肯定一天到晚没个笑模样,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
那么抱怨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抱怨会给人打上怎样的烙印?
再说件小事儿吧,“非典”初期,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怨天尤人。而我的一个同学却在别人都在抱怨的时候发现了商机,进了一批药品和口罩,既是为国纾难,为民解忧,自己个儿还赚了一笔。
回过头来想想,每天看证券报,看什么?如果满眼都是ST朝华的资金黑洞、格林柯尔的胡作非为,看到的都是哪个银行的××携款而逃,××资本玩家又玩儿穿帮了,××拒付对价了,您会觉得市场是丑恶的,充满欺诈的,到处是陷阱。然后把自己的亏损都归结到种种黑幕上去,结果就是自己没错,错了的是市场,是这个世界。
如果您看的是上市公司版的调研报告、日积月累,就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活字典;如果看看财富版,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的投资理念牵到正道上去;如果您看看经济理论版,慢慢地可能对经济政策有一种神奇的直觉;即使看那些揭开黑幕的报道,有人会因此警觉,避开陷阱,而有人会一边抱怨,一边重蹈覆辙。
当您用积极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是积极的,您也是积极的;当您用消极的眼光看世界,世界依然是积极的,但您是消极的,您的结果是消极的。
讲一个故事,苏东坡问好友佛印,我在你眼中是何法身?佛印答曰“是佛”。佛印照葫芦画瓢地反问,苏东坡却回答“是粪”。回家后,洋洋得意的苏东坡被苏小妹泼了一瓢冷水,“本心是佛,看人是佛,看人是粪,本心是……”
的确,“没有什么是能够靠抱怨得到的”,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您用怎样的眼光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