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少斌作品 |
|
□左岸
现今中国的艺术教育发展迅速,但要等受益于此的新力量入市还有待时日。对于目前大多数想介入收藏的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和欣赏传统与经典艺术的隔阂反而看起来小些,因为它们无论从哪个角度和层面总能找到切入审美的途径,因而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选择,我喜欢”。可是到了生猛许多的当代艺术这一块,就着实让藏家有些担忧了。面对一幅血淋淋的画面人们连食欲都要搞没,要不是铁杆艺迷并神经粗大的话,一般也很少会选择一幅“惨烈”批判的当代艺术作品朝夕相伴。那么收藏当代艺术到底为哪般?该怎么衡量它的价值呢?
当然它是现在市场的宠儿,升值潜力巨大,而且一般造假的可能性也比古董小些,因而货真利大,就这一项就足以支撑一些“大哥大胆地往前走”了,看不看的懂没什么重要。
可是就算是普通商品投资还要在精通的基石上进行前瞻性的谋划,何况比其市场更加情绪化的艺术品。艺术还是要回馈懂它的藏家,而回馈的资金来源大概有一部分就是来自那些最终被套牢的用耳朵代替眼睛和大脑的炒家。
首先,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社会转型、社会习俗和日常道德规范等都面临重塑和整合的多元共生时代的产物,因此承载的历史文化变迁的痕迹更加微妙和复杂。而在此环境下艺术家独特的人文思考和传达方式也更具有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价值。那么具体到艺术家,就应该去了解他们的创作环境和生命阅历是不是有机结合的,是真实的触发还是迎合市场的刻意仿造。前者的状态是支撑一个艺术家能持续而有价值存在的根基,而那些生造的画面则不久就会被冷静下来的市场淘汰。所以收藏当代艺术至少要具备评判框架才能不被表面的形式所迷惑。
其次,对于艺术品来说,形式技法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要是你去大街上一看这些画像都能画,那就不用去关注了,因为只靠一点概念和图式支撑的艺术家,很难维持多久。
当然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它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当代性”。一个是看它有没有独创性,这是从艺术史意义上来看的“当代性”。再有就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和这个时代发生了关系,对于这个时代的价值体系和现状能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和思考。能标志这个时代的作品当然是收藏的首选。
最后来点主观性的。因为我们和艺术家都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那么如果一件作品在深层次上感动或刺激了我们的内在精神或价值体系,那不妨把它考虑放进备选藏品梯队,因为那样的作品至少在一个阶层的人群里有反应,而这也说明它具备价值潜力。
当代艺术的收藏其实应该是个最具乐趣和智慧角逐的板块,你的收藏也在参与构建这一段中国美术的历史,它较之前的艺术品存在而言更加鲜活和生动,它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只是历史性、知识性的,而且是可以参与其中并与之互动的。那么要是你准备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为什么不选当代艺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