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家搭脉:经济高速增长藏隐患
[□本报记者 商文] 2006-07-24 00:00

 

  □本报记者 商文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日前陆续公布,中国经济增长率非但没有按照预想的稳中趋降,反而呈现高位反弹态势,这导致对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的争论更加激烈,在22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持有不同观点的各个阵营“泾渭”也愈加分明。

  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与同属国研中心的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各持己见。

  谢伏瞻认 为,尽管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增速在过去三年连续增长10%的基础上再涨10.9%,相比“十一五”规划制订的经济发展目标高出了3.4个百分点,比今年计划目标高2.9个百分点,但当前的经济增速仍然处在潜在合理增长的上限内。

  从中长期来看,目前的经济增速确实已经偏离了中短期发展目标,也偏离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存在过热风险。谢伏瞻表示,如果经济增长长期偏离趋势线,经济迟早要进行调整的。而与趋势线偏离得越大,可能产生的波动就越大,调整的时间就越长,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与谢伏瞻的观点有所不同,魏加宁指出,当前经济增长确实已经速度偏快,银行信贷资金也呈现过快增长。但煤电运等瓶颈作用目前尚不明显,经济还没有出现全面过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更清晰地体现出了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微妙时刻。卢中原在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或将面临“短周期扩张、长周期回落”的叠加出现。

  卢中原指出,判断经济短周期的特征,需要关注包括价格、订单、企业供求等一系列先行指标的变化。其中,企业经理人对市场供求变化的预期,即采购经理人指数,是影响经济短周期波动的重要先行指标。卢中原告诉记者,这一指数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一直保持着上升态势。“指数的持续上涨,预示着在未来的3至6个月内,中国经济被普遍看涨。”

  在关注短期经济指标的同时,卢中原强调,也应关注那些可能导致经济在中长期出现变化的因素,如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企业存货调整周期、经济结构变动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一旦这些因素处于上升期,并与短期的经济扩张叠加在一起时,很可能导致经济因扩张势头过猛,而步入长期的回落周期中。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