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权证市场规模超香港
[□本报记者 李剑锋] 2006-07-25 00:00

 

  张大伟制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
  □本报记者 李剑锋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内地权证市场已跃居全球第二大权证交易市场。国泰君安衍生产品部一份最新统计显示,上半年,沪深权证市场成交金额达到9389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超过1172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分别以1549亿美元、1172亿美元、969亿美元高居全球权证交易金额前三位,紧随其后的依次为意大利、Euronext、瑞士、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权证市场。

  今年1至6月,沪深证交所权证总成交额占到市场总成交金额的19%,权证已成为内地证券市场仅次于股票的第二大交易品种。而权证交易额与股票交易额也呈现出明显的同向变化特征,市场交易越活跃,权证交易额占市场总交易额的比例越高。

  另外,与世界其他主要权证市场相比,内地权证市场单只权证规模大、交易活跃的特点十分明显。尽管上半年交易金额列全球第二,但上市权证仅27只,交易品种数在所有有权证交易的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一,远低于德国94059只、中国香港1481只和韩国831只的水平。

  国泰君安衍生产品部黄文卿表示,中国内地第一只权证———宝钢认购于去年8月上市交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沪深权证市场交易额就已排名全球第二,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新的交易品种,内地权证市场与成熟市场相比尚有一些差距。

  首先,沪深市场所有权证均为股权分置改革中,大股东为换取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而在成熟市场,权证基本上都为券商发行的备兑权证。随着权证的陆续到期,若不及时引入券商发行备兑权证,内地权证市场可能会逐步萎缩。另一方面,权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尽管有着创设机制的存在,仍然难以平抑过高的权证价格。

  其次,权证价格脱离正股波动,众多投资者尚未认清权证作为衍生产品,其价值应由标的资产价值决定这一本质,或者即使认清这一本质,也抱着炒作的态度参与权证投机。而内地权证市场虽然具有类似做市商制度的安排,但由于权证并非做市商所发,故在做市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限制,难以取得成熟权证市场中的价格引导效果。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