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浪费,政府首先应反省用人观
[□吕翔] 2006-07-25 00:00

 

  □吕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报告披露了三种最典型的形式:一是人才高消费。二是内耗严重,排斥竞争。三是人才闲置性浪费。

  窃以为,在这三种浪费现象当中,一些政府部门起了带头作用。正是这些政府部门对人才的带头浪费,对整个社会的人才浪费起了错误的引导、示范作用。笔者曾查 阅一个部委的招聘岗位列表,80%多的岗位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令人费解的是,一些技术性人才,像一些在学科内有研究特长的博士、博士后之类的稀缺人才,也被一些政府招至麾下,负责一般的管理工作。一个好的研究型人才,未必是一个好的管理人才。国家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一个专门型人才,可能因此被浪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政府部门在批评社会上惟学历至上的错误观念时,表现得往往最为严厉,而自己的问题却常被忽略。常言说,民以官为范。当政府部门惟高学历不用的时候,其他企事业单位也必然效法。由此,很容易形成高度扭曲的用人观。高学历的人才哪怕并没有低学历的人有能力,有些用人单位也可能找他们来充当门面。一位企业老总曾自豪地对外宾说,他们企业连接听电话的都是硕士生。这令外宾大吃一惊,他们实在难以理解,一个高中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为何要交给研究生去做。

  人才浪费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惟学历至上不仅造成了高学历人才的浪费,也造成了低学历人才的浪费。有些岗位,专业对口的低学历人才或许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然而,他们却得不到这样的机会,而得到工作机会的高学历人才,又可能因为专业不对口或者个人能力不适合而无法胜任,如此,就同时造成了两种类型人才的浪费。

  至于内耗和人才的闲置浪费,一些政府部门表现得更为突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人们形容机关人多不干事状态的常用语。一方面,政府机关不断网罗各种人才,一方面,又难以给人才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当一些有博士或博士后头衔的人才,每天正襟危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读报纸的时候,这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人才浪费是令人痛心的。要知道,中国许多领域都还亟需人才。

  最离谱的是,受权力的惯性影响,一些地方招聘村官也要求高学历。比如,今年7月3日,从一万多人中选拔出来的2016名大学生“村官”开始在京郊11个区县的1853个行政村上岗,他们将在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岗位上工作。中选的“村官”当中,包括很多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种岗位用得着高端人才吗?而且,根据法律规定,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招聘高学历人才在村委会任职,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

  人才浪费,对于一个亟需人才的国家而言,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要改变这种畸形的用人观念,政府必须首先反省自身,并以实际行动进行纠正,否则,人才严重浪费的现状就很难改变。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