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购资金45天狂翻4倍
[□本报记者 周宏] 2006-07-26 00:00

 

  历史上新股申购资金变化示意图 张大伟制图
  天量资金蜂拥逐利一级市场丰厚收益

冻结资金(亿元) 代表股票 网上发行时间

第一波 2045 中工国际 6月5日 6月13日

第二波 5489 中国银行 6月27日 7月14日

第三波 8010 大秦铁路 7月19日 7月26日

  今年以来三波资金冻结高峰

股票名称 总发行股本(万股) 发行价(元) 中签率 申购市值(亿元)

横店东磁 6000 10.6 0.37% 1379

保利地产 15000 13.95 1.21% 1386

天源科技 3000 4.68 0.27% 412

威尔泰 1800 6.08 0.15% 577

大秦铁路 303030 4.95 1.41% 4256

合计 - - - 8010

  第三波资金冻结高峰个股情况

  □本报记者 周宏

  

  8010亿!伴随着大秦铁路的网上中签率的公告,新股市场的资金总量再度震惊A股市场。

  从6月5日,第一只新股中工国际网上发行时的2046亿到如今的8010亿,A股市场的新股申购资金已经暴涨了4倍。而这竟然只用了45天时间。如此巨量的增量申购资金来自何方又为何而来?8000亿天量排名第三

  直观的对比更能显示这个数字的惊人之处。截至7月25日,沪深证券交易所的A股流通总市值约为16000亿元,8010亿的申购资金已经超过市场流通市值的一半。

  而与6月底的最新A股市场存量资金相比(据本报和申万研究所共同发布的资金月度报告)新股申购资金更是多出一倍。场外资金的入市势头可见一斑。

  在新股申购的历史记录中,8010亿的冻结资金也创下了历史第三高的单周冻结规模。历史上新股冻结资金最高纪录出现在2001 年7 月最后一周,当时江汽、华纺、烽火、北生、茅台、花炮等6 支新股密集发行,累计冻结资金余额创下9286 亿元历史纪录。

  不过,当时为期两年的牛市正处于最后的疯狂,新股发行如日中天。相比之下,如今的A股市场不过是牛市刚起步,显然,目前市场的新股申购热情在同等指数背景下,已经创下纪录。

  3波浪潮带来6000亿

  过去45天的公告数据显示,A股市场内的新股申购资金入市明显分为3波浪潮。第一波为新股发行启动至云南盐化发行,当时参与新股申购的客户数在100万户上下,新股申购资金在2000亿~3000亿之间。

  第二波以中国银行发行为标志,申购资金量突破5000亿大关。参与申购的机构数量增长50%以上,客户总数突破200万。与中行发行前相比,此后新股发行的冻结资金量和中签率水平均明显跨上新的台阶。

  而第三波则以上周5只新股的交叉发行为标志。相关公告显示,5只新股的发行冻结资金突破8000亿元,参与申购的客户数量超过260万,相比期初上涨1倍。各路机构个人资金均全力投入摇新股。新股发行和申购呈现典型的供需两旺的局面。

  摇新机构增长近1倍

  从资金来源上说,反应快速的机构资金显然是目前一级市场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也在持续稳步增加,并有逐步成为申购中坚力量的迹象。

  网下参与询价的机构数量显然是机构摇新热情的一面“镜子”。全流通第一股中工国际发行时,网下申购机构家数是132家,中国银行的申购家数是167家,而最新的大秦铁路的申购家数已经达到231家。关注新股申购的机构数量呈现急速增长的势头。

  而日益多元化的资金性质也大大催升了资金总量,机构资金的来源除了场内传统力量———股票基金和券商自营资金外,一些机构的创新理财产品、上市公司和实业资金、大型国有集团、保险资金成为支撑起数千亿新增资金的主要力量。

  上市公司积极“摇新”即是一例,G宇通于6月22日公告,将拨认购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参与新股申购,G京城乡随后也推出不超过4亿元的新股认购计划。G水业也有类似“摇新”计划。

  创新的理财产品更是层出不穷。具备新股申购概念的中信稳定基金发了42.06亿。一些券商的理财产品也接踵发行。此外,创新的保险品种,社保基金组合等新资金来源,都积极入市成为新股申购的新生力量,这些资金同样推动了市场内资金“水位”不断上涨到目前的水平。

  收益率高企持续吸引资金

  当然,机构和个人资金源源进入一级市场,显然是看中了一级市场的丰厚收益。一些积极的新股申购机构表示,新股申购的高收益和新股发行的节奏频率明显超过他们预期。业内对于新股发行的年收益预期不断攀升,直接导致涌入的资金越来越多。

  其中,中国银行的成功发行显然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据来自一些机构的测算,参与中行的网下网上申购的预期收益率接近1%,而且是在数十亿的资金量级上,这对一些大机构显然具有绝对的吸引力。

  另外,目前平均每周3~5个股票的发行速度,基本保证了资金不会空转。新股申购行为的“常态化”,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年化收益率,并开始对于场外低风险资金形成致命吸引力。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