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财税收入增长过快损及公众利益
[□王平] 2006-07-27 00:00

 

  □王平

  

  今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达到去年全年2/3的水平。7月25日,国家发改委在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公布了这一数字。另外,今年上半年,中国共入库税款19332亿元,同比增长22.3%,增收3500多亿元。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0.9%,比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增幅为近十年最高。

  财税收入和经济快速增长,公众的收入增长了多少呢?据报道,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平均到每个月 仅有875元。我国城镇居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也一直在下降。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为17%、16%和12%,而美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稳定在50%左右。与低工资相伴随的,还有工资水平的低增长。在过去的12年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月工资仅提高了68元,如果把物价等因素考虑进去,实际是负增长。

  公众的收入与经济一起增长,乃是最稳定、最理想的一种发展状态。因为公众的收入增加的同时,其消费能力也在增加,公众的消费又可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三种主要力量投资、出口和消费当中,消费的拉动作用一向为经济学家们所青睐。因为,出口对外依赖性太强,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而政府主导的投资又容易背离经济运行规律。

  没有公众收入的同步增长,经济快速运行就缺少一个重要的支柱,这无论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公众改善生活质量,都容易带来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什么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公众的收入却没有相应的增长?

  不妨用一个房地产业的例子来加以分析。尽管“国六条”已出台,北京、广州等地的房价依然在快速上涨。房价的快速增长不仅带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与之有关的几十个产业的发展,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增加了政府的财税收入。而公众却没有从房市的“繁荣”中分享到多少好处,不仅如此,房价的上涨还导致高达70%的人买不起房,勉强买得起的还因为按揭而背上沉重的负担,沦为“房奴”。

  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财税增长不仅未能惠及公众,还可能使公众的利益受损。盈利的是地方政府和处于垄断地位的开发商们,受益的也是他们。国家发改委经济所副所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专家组成员杨宜勇先生指出:“对于富人、一些垄断行业,或其他高收入者来说,他们的增长速度可能比经济增长的速度要快。”

  除了像房地产这样的庞大产业,还有一些隐性的影响因素。比如,政府各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也可以推动其财税收入的增加,然而,这同样要以损及公众的利益为代价。由于垄断挤压公平创富,由于政府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1994到2004年十年间,全国有770万家个体户消失。这意味着,一些人不仅未能在经济增长中受益,自身利益还受到了损害。

  与前几年不同,财税和经济过快增长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担忧,对于他们频频发出的警示,有关部门或许应该三思。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