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考验国资监管准确定位
[□本报记者 王璐 张有春] 2006-07-27 00:00

 

  □本报记者 王璐 张有春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资产证券化,正好契合了上海国资调整的这一要求,也给上海国资调整送来了一把“利器” 。在此背景下,作为国资重镇的上海,已在近期悄然启动一场酝酿已久的大规模的国资整合。对于此次国资整合的影响,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国有资产规划投资委员会常任委员杨建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流通背景下 ,资本证券化的进程会很快,在此新形势下,国资委如何找到准确的功能定位很重要。

  杨建文分析称,“从经济学角度讲,资本是标准化的资产,证券则是标准化的资本。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产的资本化和资本的证券化这整个过程肯定是趋势。”他说,“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管是内在要求还是外在条件,对这个过程的促进都很大。尤其是在股权分置改革营造的氛围之下,使得这个过程的整体推进速度会更快。”

  前不久,上港集团正式启动整体上市计划。由于上港集团在2005年进行股份制改制时,由国资委直接持股做大股东(国资委占50%股份),这样,上港集团整体上市后,上海市国资委无疑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这显然是“资产证券化”的很好体现。

  “但从中引出的一个问题是,在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证券化进程大幅推进后,国资委如何找到准确的功能定位?”杨建文指出,以前国资委主要承担监督管理职能,但国资证券化程度提高后,自身会受到更多的监督,例如将受到证券市场的监督。

  杨建文认为,在证券化进程有实质性进展后,国资委监管的自我功能定位、今后的运行方式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实质性的变化。“因此,对这个功能定位国资委应该有明确的认识。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上海国资方面似乎思想准备不足。”杨建文说。

  杨建文还指出,资本证券化后还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从小的角度讲,会有一个风险控制的问题。即如果出现恶意收购,国资的控制力将受到很大威胁。其二,从大的角度讲,国资委应当考虑是不是有必要将整体功能转变为类似于现在跨国公司总部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原先的监督管理功能。杨建文表示,监督功能在当前是主要功能,但今后应该会有所调整。相信有关方面会将这个功能定位或者说战略目标进一步的清晰化、明朗化。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