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外”不要拦住了外资的经验和技术
[陈立民] 2006-07-28 00:00

 

  陈立民

  仲量联行亚太区董事

  先谈一点似乎是题外的话。

  作为冲出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之一,海尔集团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这家企业走到今天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竞争就能带来进步。当初国外的冰箱产品一涌而入的时候,中国产业并没有被打死。所以,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更加需要来自于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偶尔也会有资金需求。缺乏了这种外来“激励”,市场很难有竞争产生的进步可言。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众多外资对于进入中国市场很有热情,他们带来了什么?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 中国的房企体制还在剧烈变革当中,但是外资方已有经营100年甚至200年的历史,因此形成的制度和运营方式非常成熟,企业内部有了非常强的监控能力。从本质上来看,这种监控能力并不是外界给它的压力,而是企业内部自身的压力去让它保持一种透明度。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还不够,仍然处于学习阶段。而这些海外“百年老店”的经验,很值得中国企业去学习和汲取。中国本土投资机构的问题是,有钱但缺乏企业内部的监控制度,对外学习如何在投资管理、经管业务上保持透明度是很重要的。

  第二,现在的跨国性机构投资者很多来中国投资房地产不是为了投机。在许多不同国家里,如果有限制外资投资房地产的政策,通常是为了限制个人游资,而不是限制机构投资者。因为个人炒房现象更多,而机构长远投资行为是主流。

  为什么泰坦尼克号会撞上冰山?因为个头大。个人会比较容易转弯,所以“快进快出”的炒房就以个人为主。而有长远投资趋向的跨国机构,能够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

  第三,目前中国的投资渠道非常缺乏,房地产就好比吸引投资的洪流大潮。对于以往中国企业依赖度较强的银行业,经常会听到不良资产四个字。外资进来通常会选择购买已是成熟物业的不良资产,可以说,他们把银行体系里面开始“腐烂”的一些资产,变成有效可以发展的资产,把风险都分散、消解掉。

  归纳下来,优质外资进来可以带来透明度、稳定性及风险分散。我们不应该拒之门外,至于政策最终怎么发展还说不准。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在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上能够继续慎重,不要把这些资金背后的技术、经验及稳定性、透明度一并挡在门外。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