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禹刚 股指期货推出日益临近、更多参与者加入指数产品市场、更多指数产品密集推出,这些都昭示着,在中国资本市场走向纵深的同时,发挥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的指数产业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
在交易所、国际指数公司、本土券商、国内外媒体这些指数产业最活跃的参与者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竞争和合作状态,整个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什么?就这些市场最关注的问题,全球最大的指数提供商标准普尔公司指数服 务部亚洲负责人兼中信标普CEO梁朝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在他眼中,“不久的将来,亚洲资本市场中,中国将是最重要一部分。”
记者:随着中国机构投资者队伍逐渐壮大成熟,他们对指数产品的需求将呈跳跃式发展,如何设计出适合他们不同风格的产品?指数产品又如何对他们发挥出投资避险的功能?
梁朝阳:随着社保、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被动型机构投资者的快速成长,他们对投资组合抗风险的要求更高,更需要一个投资基准来规避和衡量风险。但对国内机构投资者来说,在产品设计方面缺乏经验,需要打开思路。比如,在集合理财产品、银行的保本产品方面,就需要引入对冲风险的产品,目前都是借助境外机构提供这些产品,而他们拿走了大部分收益。由于缺乏经验,即便将来衍生品市场推出后,国内机构投资者也可能不会很快加以利用。国内风格指数产品,说实话不是很多,原因是在现阶段,资本市场细化程度不高,风格不明显,从一个行业里面再分出价值和增长的股票就很困难。在编制指数时会发现,某些行业里面没有优质股票,即便做出一个按行业来分的风格指数也意义不大。
如果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一张地图,那么指数就是投资者的地图。在投资的时候不能随便抓股票,被动投资者希望能有长期稳定回报,他们需要盯住一个指数作为投资组合基准。
记者:指数期货呼之欲出,对监管层的挑战是什么?
梁朝阳:股票市场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存在着系统风险大、缺乏金融衍生品种、机构投资者比重低等问题。股指期货有利于完善股市的功能与机制,股指期货以及未来的指数金融衍生产品,包括期货和期权、共同基金、上市交易基金、股票指数化年金等,不仅能增加交易品种,还可提升市场整体交投的活跃程度。
但监管层需要注意的是,指数期货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开展股指期货可能会对证券市场造成冲击,导致股市资金的分流与价格的剧烈波动。此外,也可能产生不公平交易、市场操纵等违规行为。
此外,短期内,由于现货市场没有借空机制会造成股指期货功能难以发挥。缺乏借空机制,会使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套利交易不对称,可能导致股指期货价格的单边上涨,与现货指数脱离。
记者:有人认为决策层加速股指期货的推出速度,有一个原因是保护正在成长中的资本市场,您怎么认为?
梁朝阳:确实是这样。新兴市场的股指期货容易被其它国家抢先推出,从而占据主导权,例如新加坡抢先推出日经225股指期货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股指期货合约,对于中国来说,股指期货如果主导权旁落,不但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成长,而且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隐患。
当一个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尤其是出现向下波动,如果此时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大肆做空,将会带来连锁反应,引发大量资金出逃;而大量资金如果短时间流出境外,又会给当地货币的汇率造成很大压力。
记者:指数产业的参与者分为交易所、指数提供商、券商乃至媒体,在中国资本市场迈向纵深的现阶段,他们的优势是什么?这个行业的博弈状态又是怎样?
梁朝阳:交易所的优势很明显,信息数据就是他们来发布;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了解、对市场整体走势分析、对国家政策把握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媒体主要是编制“标题指数”,这类指数不具有交易性,是用来判断市场宏观走势的指标。
在新兴市场由交易所来编制指数不是没有先例的,但随着市场发展以及交易所自身发展到一定规模,会认识到编制指数不是其核心业务,市场也会对此产生质疑。
很多国家都将指数编制业务外包给例如标普这样的专门服务商,例如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从经济学角度这是一个规模效应,标普是专业编制指数的机构,而且从独立角度加以处理。
记者:具有“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在国际金融与资本市场加速融合与互动的今天,如何避免与国际市场割裂?
梁朝阳:符合国际编制准则的指数不但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效应,而且可以帮助本国资本市场尽快融入国际,指数产品可以担负起桥梁的作用,沟通起不同国家市场的交流。
如果某个本土机构编制的指数产品,缺乏国际知名度和品牌优势,外界也不了解编制方法,在投行分析师分析研究或者做资产配置时,会忽视甚至有意避免这个市场,因为他们的研究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模型来做的,如果这个指数的系统和国际通行的行业分类系统不同,很难对资产加以合理配置。
在这方面,标普采用的是全球统一行业分类标准GICS进行分类,这是和摩根士丹利共同编制的系统,覆盖到10个行业板块和24个行业组,这些行业板块和行业组涵盖了中国经济的各个增长领域。也就是说,投资者能够使用国际通行的行业标准来分析中国市场的行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