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对于房地产业务的看法正在发生巨大分歧,一批公司选择退出,而置入房地产业务的公司也屡见不鲜。有专家认为,上市公司拥有融资渠道,有可能在行业洗牌中胜出 □本报记者 田露
在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一道紧似一道的形势下,上市公司对于房地产业务的看法正在发生巨大分歧,相当一批曾经涉足该行业的上市公司自去年底以来纷纷退出,而与此同时,一批公司却热情不改,近期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获得注入房产业务乃至实施重组转型房地产业的也大有人在。
多家公司陆续退出
上周末,国内知名纸业公司G晨鸣发布公告,透露公司打算转让在北京天宝嘉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45%的股权。从资料来看,天宝嘉麟是G晨鸣于2002年7月出资2250 万元与美林正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共同设立的,该公司经营房地产开发,注册资本为5000 万元人民币。但G晨鸣指出,由于房地产开发行业周期较长,天宝嘉麟注册四年以来,项目一直处于筹建之中,没有产生投资回报。为此,G晨鸣董事会决定按原投资额溢价100%即4500 万元转让所持天宝嘉麟45%的股权。
类似G晨鸣这样的现象自2005年底以来并不鲜见。2005年11月左右,就有广电电子等一批上市公司纷纷转让房产业务,今年以来这一现象仍在持续,如陕解放今年2月就披露,公司将以8580万元的价格将其所有的“北辰星座”房地产一期项目转让给陕西隆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意味着陕解放该房产项目就此画上了句号。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去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风声日紧的宏观调控是造成这些上市公司纷纷抽身的最直接原因。上海道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林荣时就表示,这一次宏观调控是他看到的有史以来对房地产业最严厉的调控,这意味着那种准备不充分、专业化程度不高,仍然可能轻轻松松掘得暴利的情况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在行业洗牌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将是专业化水平和资金实力都已形成相当规模的若干类公司。
而对照来看,不少上市公司却是近几年才涉足房地产领域,这些公司一般因历史原因有一定土地储备,在行业景气的情况下顺带也就做些房地产项目,不一定形成了持续经营,更遑论专业化水平了。然而现在银行信贷一收紧,市场销售又不如前,这些公司也就不得不认真考虑收缩战线,回笼资金了。
房地产注资屡见不鲜
然而与上述现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期通过股改契机及定向增发等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房地产资产的情况却相当密集。7月26日,ST江纸公布股改方案,其中将通过“资产重组+定向增发”方式,置入江中集团拥有的主营商业地产和住宅的江中置业100%的股权。而G中宝不久前也披露,拟以定向增发为手段,收购潜在大股东分布在全国的主要房地产子公司,涉及房屋开发面积1000万平方米等。武昌鱼原以经营水产养殖为主,经过此次股改,彻底转型进入房地产经营领域。公司目前运作的主要项目是北京“华普中心”,公司方面日前也已表示,这一项目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公司持续可观的利润来源。
据相关数据统计,再融资重启以来,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获得地产资产注入。这一现象无疑值得关注。
不同判断引发进与出
房地产业务“出入”迥异,说明对于这一行业的看法在上市公司中形成了巨大分歧。根据上海道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林荣时的观点,“熊市来临”在房市投资商中还不是主流认识。不过,他认为,目前一些上市公司获得房地产注资乃至主业转型,未必不是好消息,这主要与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的情况有关。首先,资金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获得上市公司这个壳资源,就意味着获得了融资渠道,在行业洗牌中胜出也就增添了一份可能性;此外,在全流通的背景下,向上市公司注入的房地资产一般也会是较优质资产,否则公司股票会遭到流通股股东的抛售,大股东或战略投资者也要承担股价下跌的损失;同理,出于对股票市值的考虑,大股东也有做好主营业务和业绩的内在动力。
同时,他还提示,能够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或定向认购股份,本身就证明了投资方实力达到相当水平,不然是玩不起的。这样的投资方在行业内一般都已有一定规模和实力,不是小鱼小虾。
由此来看,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不同实力以及对主业有不同考虑的公司,面对房地产业务正在作出不同的选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获得房地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而言,也有研究者提醒注意所注入资产中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