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盖房”论难阻“盖房热”
[□本报记者 蔡国兆 徐寿松] 2006-08-04 00:00

 

  □本报记者 蔡国兆 徐寿松

  

  七月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热闹异常:外资购房管理规定出台、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启动、二手房转让征收个税……

  眼看楼市调控的弦越绷越紧,就在这时,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突然放言:“开发商不是傻瓜,如果房价会下降,那就不盖了,为什么要盖这么多卖不出去的房子?如果真是小户型达到一定比例,市场不好了,发展商就不会去投资了。”

  而在实际情况中,和任志强“不盖房”论形成对比的,是国内部分开发商不仅不准备“不盖房”,相反,在经历短暂的沉寂后,他们的盖房热情随调控“温度”的上升而再度“飞扬”。

  有房产业内人士评论说,任志强不造房,自有他人造。

  万得资讯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今年3月至5月,国内房地产开发实际完成投资、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面积这两项重要指标呈现逐月下降态势,但在6月,这两项指标突然反弹,分别由1526.77亿元人民币、0.24亿平方米回升至2036.91亿元人民币和0.41亿平方米。

  6月,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趋紧,各大城市房地产成交量急剧下滑。房地产商的热情缘何而发?

  不少证券公司的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国六条’和九部委意见下发后,各大房地产商都非常紧张。但紧张并不等于观望和不作为。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控以后,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后继乏力,一些大地产商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和积极的入市行为,将获得更为有利的市场地位。”

  在一些调控重点之外的二线城市,大批房地产资金正在聚集。

  “一方面是房地产商声称房价下跌有权不盖房,另一方面部分开发商又重燃‘圈地’热情。这两个互相对立的信息说明的只能是,博弈还在继续,而且日趋激烈。” 上海房地产界独立评论人士顾海波说。

  “不盖房”论意指何方

  □本报记者 蔡国兆 徐寿松

  

  依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东部地区的房价已经大大超越了居民的可承受能力。正因如此,国家加大了楼市调控力度,从供、需等方面多向着力,试图解决房地产过热问题。然而,房价继续保持上行。

  调控的作用有滞后性,国家有关抑制过度投资(投机)及结构调控的措施对市场的影响尚未显现———有关专家提供了一个可以被接受的解释。

  但在这个时候,任志强说了一句话,房价是由市场决定的,很难说中小户型就一定是中低价位。

  的确,当中小户型商品房由于供应的扩大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后,部分房地产商可能退出开发,随之而来的是中小户型商品房的涨价。但目前的问题是房地产投资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国家关于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占70%的规定对解决社会自住需求还是有帮助的。”顾海波说。

  “我国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为公有制,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政府为发展房地产市场出让公有土地,这决定了房地产商在取得土地的时候已经占用了公共稀缺性资源。因而,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行‘政策性限价’是正当之举。”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玉芳说。

  有业内人士评论说,房地产不仅是市场商品,由于牵涉到国民基本生活需求,所以也具有半公共产品的性质。通过“政策性限价”对市场供求结构进行调整,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投资热、建设热,最大程度上保证居民的住房条件。“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任志强再次放言说如果小户型市场不好,开发商有权不干,这样的做法,就颇有些醉翁之意了。”

  任志强“语录”:

  “开发商不是傻瓜,如果房价会下降,那就不盖了,为什么要盖这么多卖不出去的房子?如果真是小户型达到一定比例,市场不好了,发展商就不会去投资了。我们得相信市场经济中市场会决定投资或不投资。 ”

  “房价上涨会吸引更多开发商来盖房子;反过来,如果大家都不盖,房价也就上去了—————总之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很难说中小户型就一定是中低价位,也很难说中小户型就是社会保障,更难说中小户型就一定是人均住宅面积在缩小,都是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文件来决定的。”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