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算国家富强?
[◎张军] 2006-08-10 00:00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拥有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对美国的经济安全有多重要?这倒是一个我从未设想过的问题。但是前不久我在国家会计学院讲演时,一位听众向我提了一个关于“经济安全”的问题。他在提问中说到,每个国家都会考虑经济的安全,美国就是一个特别注重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国家。我问他,何以见得?他回答说,美国的波音公司之所以不愿意与中国的飞机工业合作或者合资,就是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战略考虑。

  类似这样的判断似乎最能迎合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不能肯定这样的判断是否属实。也许他的判断是对的。但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要区分政府与企业的战略差异。波音公司并不是美国政府的“国有企业”,是否与中国合资以及合资生产哪些东西,都是企业自身的决定,应该不需要获得华盛顿的同意。20年前,美国的麦道飞机公司不就积极地与上海合作制造过飞机吗?无疑,白宫今天对高端技术向中国的出口确有一定的限制,但这是政治上的问题,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于是我把问题变成了“怎么才算国家富强?”毕竟,富裕了才更多考虑安全。

  那么,怎么才算国家的富强?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遏制别国的经济发展而变得富强吗?阻止向中国出售所谓高端技术产品就可以让阻止者继续维持高端技术的领导地位吗?在大洋彼岸,这样的思维方式只有那些标准的政客才会有。这是政治思维而非经济思维。我相信,即使把经济学家放在一边,企业家也不会这么思考问题,真正目光远大的人同样不会这么想和这么做。

  在中国这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念念不忘一个实现富强的梦。至少从“鸦片战争”以来,这个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富国强兵”。在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时间里,“富国强兵”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经济的政治化取代了经济的自由化。虽然国家的富裕和强大这个目标的确激动人心,鼓舞人心,可是国家的富裕又是什么含义呢?在当时政治化的思维方式下,国家的富裕就是国家要拥有强大的工业。而要拥有强大的工业,国家就要拥有完成工业化道路的全面的资源和动员这些资源的绝对的权力。但推行了几十年的国家工业化,打开了国门之后人们却发现国家并没有变得更富裕和强盛,反而跟那些强国的距离还在拉大,可是人民为国家却做出了太大的牺牲。

  今天,我们依然做着富国强兵的梦。尽管还有种种不如意,还有东西南北间令人难堪的差距,但中国人的确变得比30年前富裕多了,国家也强大多了。事实就是如此,国家拥有的产业和资源大不如从前了,国家拥有的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大下降了,国家也比过去更加对外开放,更加依赖了外国的企业和技术,而更多的中国人却走向了富裕。几十年来经济学的研究让经济学家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但这个道理对于稍微变得富裕的今天的中国人来讲仍然不容易被接受。

  在当今的公共话语里,“我们”这个词很快地又被放在了其他事情之前,成了一种习惯性思维:我们要变成富强的国家,政府就应该做得更多,就应该拥有更多的重要产业。为了富强,我们必须得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必须自己控制着战略性的产业,而不是让那些在我们本土不断渗透的外资去控制。这是当下在中国正流行着的“经济爱国主义”的核心观点。这个观点虽然十分动听,深得人心,但似乎并不那么真实。我试着延着这个思路再深一步追问下去:“我们”是谁?是指中国的政府机关(它代表国家和人民),还是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如果是后者,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算是“我们”的而不是别人的?必须是中国人自己的企业吗?必须是中国人当老板的企业吗?或者必须是中国人控股的企业吗?

  我们的确需要思考很多问题来理清一些并不复杂的道理。富强的国家到底拥有了什么才达到了富强的?是谁在拥有什么?是“我们”还是“他们”?是技术?是企业和企业家?是政府的财产?必须是在美国国土上的公司才是美国富强的标志吗?是更多的美国人自己拥有公司才是美国富强的标志吗?波音公司和硅谷撤离美国搬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会显著影响了美国的富强和经济实力吗?

  在我看来,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富强的国家既难以用政府的财富或者规模来度量,也难以用政府拥有的产业和资源来标志,更难以用是否很多产业被外国人拥有或者搁在外国来判断。思前想后,在这个开放和全球化的世界上,标尺应该只有一个:只有国民拥有了创造财富的自由,国家才真正会是富强的。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