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暂画顿号 而非句点
[□本报记者 朱周良] 2006-08-10 00:00

 

  投资者对联储未来货币走向仍无法确定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一如大多数人的预料,美联储的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作出了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由此,始于格林斯潘时代的连续17次加息也就此打住。但在会后的声明中,美联储再次发出了模棱两可的信号,一方面表示“通胀压力有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一方面又重申,“将视未来经济数据所反映的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来决定“未来紧缩举措的力度和时机”。

  股市汇市理解各异

  从金融市场的反应,不难看出投资者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仍无法确定。

  美国停止加息,美元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美元相对于其他经济体的较大利差一直是吸引海外投资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消息当天,美元汇价全线下滑。美元指数8日下跌了0.1%,昨天仍继续走低,截至北京时间昨日20:42,美元指数下跌0.45%,报84.55。欧元对美元则上涨0.29%,报1.2881,美元对日元下挫0.04%,报115.05。

  与此相反,本应因加息暂停而备受鼓舞的美国股市不升反跌。8日收盘,美国三大股指全线下跌。道指跌0.40%,报11174点;纳指跌0.56%,报2061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下滑0.33%,报1271点。

  而昨天亚欧股市则普遍走高。日经指数因为日本利好的机械订单数据而大涨1.24%,报15657点。港股更是创下6年高点,恒指收盘跳升1.76%,报17349点。欧洲三大股指中段则上涨0.1%至0.5%不等。

  “未见顶论”仍占多数

  尽管外界对于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取向仍存争议,但多数人仍认为美国的加息并未就此见顶。

  “从最新的政策声明可以看出,FOMC试图向外界发出这样的信号:一次暂停不应该被视为紧缩周期的结束。”在记者昨日从JP摩根获得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该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这样表示。卡斯曼认为,FOMC仍维持了趋于紧缩的立场,并且暗示此次暂停加息并非意味着当局对经济前景看法发生重大改变。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也表示,很难说美国加息就此见顶,因为还存在高油价等不可控因素,并且美联储会后也并未表示不再加息。

  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则表示,在8日的会议前,他们就预计美国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不会太大,现在花旗集团依然认为美联储本轮加息告终的可能性超过50%。“当然,谁也不能把话说死,”黄益平说。

  卡斯曼指出,从FOMC有关“通胀压力有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的言论来判断,美联储在9月份和10月份的两次会议上均可能按兵不动。不过,“如果我们对于美国经济增长将在年底出现好转的预期正确的话,FOMC很可能在12月份继续加息。”

  美联储官方网站的日程安排显示,今年年内,美联储还将召开三次议息会议,分别在9月20日、10月24至25日以及12月12日。

  联储内部凸现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界早已将此次暂停加息视为既定事实,但美联储内部对此决定并非毫无争议。

  在8日参加投票的10名FOMC委员中,有9位投票赞成暂停加息,但还有一位委员———美联储里士满分区银行总裁杰弗里·拉克尔投了反对票,他主张再度加息25基点。

  据悉,这是伯南克2月份上任以来FOMC首次在决策时出现分歧,也是自1998年以来FOMC首次有少数委员提出“主张加息”的不同意见。在1998年夏季的一次联储例会上,前美联储克利夫兰分行总裁杰里·乔丹曾投票反对保持利率不变的决定。

  对此,JP摩根的卡斯曼认为,尽管FOMC刻意要表现出对当前维持在2%以上的核心通胀可以容忍,但该组织内部存在意见分歧可能意味着,美联储的这种耐心不会长久。

  FOMC最近两次声明比较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今天(8月8日)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5.25%不变。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今天(6月29日)决定提高联邦基金利率25基点,至5.25%。

  

  经济增长已由年初时的强劲步伐有所放缓,这部分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逐渐降温以及加息和高能源价格带来的滞后效应。

  近期的指标预示经济增长较年初时的强劲势头有所放缓,这部分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逐渐降温以及加息和高能源价格带来的滞后效应。

  

  近几个月的核心通胀指标有所上扬,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以及能源价格,可能带来潜在的通胀压力。但是,这种压力有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作此判断的依据主要考虑到通胀预期得到控制、以往货币政策举措的累积效应以及其他抑制总需求的因素。

  近几个月的核心通胀指标有所上扬,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抑制了单位劳动成本的上升,通胀预期依然得到控制。然而,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以及能源价格,可能带来潜在的通胀压力。

  

  不过,委员会依然认为,仍存在部分通胀风险。日后进一步紧缩以应对上述风险的力度和时机,将取决于未来经济数据所反映的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

  尽管总需求增长的放缓可能有助于在长期内抑制通胀压力,但委员会依然认为,仍存在部分通胀风险。日后进一步紧缩以应对上述风险的力度和时机,将取决于未来经济数据所反映的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在任何情况下,委员会将对经济前景的变化作出必要反应,以帮助实现美联储的既定货币政策目标。

  (朱周良)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