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经济中心目标惹眼,天津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仍有待时间考验 资料图 |
|
□本报记者 何鹏 阮奇
近日,天津被国务院批复成为北方经济中心。目前的天津,离北方经济中心到底有多远,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天津若要建成北方经济中心,至少还需要十年。以目前天津的市容市貌、基础设施来说,离经济中心要求相差甚远。”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北京当地的专家们都持有这么一个共同的看法。
这一看法,得到了天津市社科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所长卢卫的默认。他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天津确实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卢卫同时也强调,“正如人们常说的,在一张白纸上更容易绘画出美丽的图案,所以天津包袱小,更容易对未来进行重新定位。”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景体华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天津提出过建设成“北方重要经济中心之一”的目标,而此次批准的规划,则改为建设“北方经济中心”。
在这块区域里,天津历来拥有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制造业优势。随着中央政府将天津滨海新区纳入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在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竞争力也急待提高。
一方面是天津要大力发展,另一方面是北京要卸下“经济中心”的包袱而轻装上阵,在这种天时地利情况下,天津的历史使命再一次被重新定位。
记者了解到,北方经济中心这个提法,国家于去年便已经提出过,本次规划不过是再次重申而已。
据了解,事实上,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活跃度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所以,此次规划的思路实际上就是要使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极,更要通过它的启动使区域经济成为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进一步加快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
新使命的由来
天津要发展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必须放在区域经济这个大背景下考虑。
天津社会科学院卢卫告诉记者,北方应该是个区域,包括环渤海、东北亚。他表示,此次规划的本质变化是,天津的建设将从过去为自己的发展服务,变成为区域的发展服务。
天津往哪里发展更加合适,这似乎要考虑北京和天津的关系,以及北京大都市区的形成和京津冀的发展怎么协调。
景体华向记者表示,经过详细的行业分类的测算,北京天津之间并不存在同构,例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北京天津好象都有汽车产业,但具体到汽车的门类两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因此,两地可以形成错位竞争。
据了解,天津的“错位发展”把重点放在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装备业,而非延续长三角、珠三角的来料加工的老路。“发展第二产业,将决定天津必须要走循环经济的路,在节能、环保、生态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天津社科院卢卫告诉记者。
从第三产业看,天津目前很多第三产业服务都来自北京,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研发等等,今后北京天津将在以自主创新的生产型服务业、研发性的服务业方面进行融合。
天津要为区域服务
当然,天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美好前景,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领袖作用,都不能掩盖眼前融合道路上的曲折。
困扰京津融合的一大障碍就是交通。在采访中,专家们纷纷表示,京津两地若要在经济上形成更紧密的关系,必须加强交通建设,只有网络发达、高速快捷的交通设施齐全完备,才会产生理想意义中的区域经济。
而令,令专家们更加担心的,是北京天津两地的行政界限。
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张承耀研究员告诉记者,北京是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是重要的出海口,具有地理优势,距离如此近的城市本来可以形成一体化经济,但是行政区划界限等因素的存在,使两个直辖市在许多关键事项的合作精神还有待提高。
对于上述现象,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景山向记者表示:“其实哪个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并不重要,关键是各自的发展规划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必须认识到区域合作协调发展是经济更大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