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些颇为“前卫”的措施,目的是“让利于民”,看病砍价就是一种形式。据报道,到江苏宿迁市宿豫区一些医院去看病,可以像买菜一样砍价。宿豫区卫生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医疗砍价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
砍价医院最早出现于2000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于该年10月推出了全国首家“议价”医疗措施———凡是前去就诊的患者可与大夫进行讨价还价。 该院张贴的公告向社会公开承诺:对部分病种治疗及部分检查项目放开价格,实行“议价”。此举在全国医疗界开了先河。之后,不断有地方推出“议价”医院。
“议价”医院一出,立即有专家叫好,他们乐观地认为,在医疗价格面前,患者终于有了话语权,当患者有了话语权,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然而,对于“议价”医院的真正效果,始终是医疗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在自话自说,很少看到有权威的研究机构对这种做法予以肯定。
事实上,“议价”医院对降低医疗费用,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首先,看病议价跟买菜议价是两回事。在菜市场买菜,菜价是公开的,消费者很容易得到相应的信息,在知道菜价的情况下还价,消费者心里很有数。但是,医疗机构的相关成本和价格是不透明的,患者知之甚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患者根本无法与医疗机构进行讨价还价。而且,在菜市场,买菜的人很多,他们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公开而透明的竞争,消费者有足够的选择空间。但是,对于医疗机构,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却不大,因为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远没有菜市场那样充分而透明,患者拿什么与医院讨价还价?
其次,患者不是买菜的一般消费者,不敢狠着还价。买菜的时候,你还价还低了没关系,双方是平等的,大不了完不成交易,你找另一个卖菜的谈。但是,跟医院还价就得悠着点了。要知道,你的健康甚至小命都在人家手里攥着呢!你还价太低了,医院赚钱少了,人家一旦气不顺,医生做手术的时候情绪略微“激动”一点,小手随便那么一抖,说不定会发生什么意外呢。去年就有媒体报道,昆明一位市民在做手术(几百元的手术)时,医生在手术台上不断与他讲价钱,最后多花了很多冤枉钱。医生拿着手术刀给你讨价还价,他说出的价钱你还敢不同意吗?
而且,现在的医院大多以效益为重,你不管怎么砍价,他们不可能赔钱给你治病,等你价格砍下来了,医疗服务水准恐怕也会跟着下降。这点更是与买菜不同,买菜时,你与卖菜的谈好价钱,拿走的就是你眼前的菜,而医疗机构不是,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掉包”,吃亏的还不是患者?只是患者吃了亏,常常不知道罢了。
因此,寄希望于“砍价”医院来解决医疗问题,只能说是一场做秀或者恶搞。解决这一顽疾,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公平分配医疗资源,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也需要卫生主管部门严格监管医疗机构,制止乱收费和吃回扣等不法行为,促使医德的回归。
解决医疗问题,需要政府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而不是弄出诸如“议价”医院这种华而不实的措施来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