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加息的脉络
[] 2006-08-18 00:00

 

  □来 福

  

  某位先贤曾经说过:预测政策是愚蠢的。的确,尽管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的政策理念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主流,然而在中国,对政策的种种预期屡屡落入测不准的陷阱之中。远的不说,单单从近两年重大货币政策的出台,如2004年10月底的升息,以及2005年出人意料的调整汇率等等就一次次让市场人士的眼镜碎片跌得满地都是。尽管如此,在这个市场里苦熬的人们还是无怨无悔地在政策预测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为何?说到底还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基本脉络始终在政策的指挥棒下游走,不做政策预测如何制定行动策略?因此,在一次次失误后不断修正自己的思路,不断揣摩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就成为做固定收益投资的一项重要功课。

  以最近被热炒的加息话题为例,分析脉络是否应该是这样的:指望加息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加息是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得出加或不加的结论。

  首先,目前困扰央行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贷款增加过快,另一个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其他的诸如社会投资规模过高、流动性过于充裕等都是由这两个基本问题引发的。

  第一个问题基本可以等同于是否要加贷款利率的问题,这可以从贷款需求方和供给方两方面分析。从贷款需求方来看,造成本轮投资需求膨胀的根源依然是政府主导型投资(新的五年规划开始实施),对比上一轮(2003年由西部开发等因素造成)呈现出地域性(领先地区移至中部)和广泛性(偏热投资行业领域有所扩大)的特点。众所周知,此类投资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资金推动型而且是资金价格严重缺乏弹性,因此按照教科书里调整资金成本的正统政策施行未免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从贷款的供给方来看,在经过2005年压贷款规模保资本充足率和不良率之后,各大银行的贷款冲动都被憋得难以抑制,在存款利率不动的前提下,提高贷款利率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存贷利差加大,贷款业务更加有利可图,此时不贷更待何时?因此尽管央行从第一季度末就开始三令五申提示各家银行控制住贷款速度,但被明显压缩的只是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规模。

  第二个问题则与加存款利率密切相关。今年国际投机资金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重新高涨,由强制结汇造成的被动对冲投放基础货币是流动性过剩的元凶。在此环境下,加存款利率无疑会抬高人民币资产增值预期,诱发更多投机资金通过种种渠道入境,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添乱。另外,从经验看,银行储户的利率敏感性远高于贷款客户,加存款息会使本已开始分流的社会资金重又汇聚到银行体系,造成流动性更加充裕,银行体系资金运用压力更大,产生更强的贷款冲动支撑。

  因此,贷、存款利率上调的结果均与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意图相左,结论自然不言自明。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