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成立为原油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又一推力 本报记者 徐汇 摄 |
|
□综合新华社报道
两家全球顶级石油公司正在中国筹建子公司,欲参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交易。
“按照中国制订的规则来参与游戏,接受中国监管,这是不是定价权的体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反问。
当中国的期货派与现货派还在争论谁该优先发展时,上海燃料油期货的价格在实货交易中已被外国石油公司运用了。
在广东黄埔燃料油现货市场,更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将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进行贸易,或参照期货远期合约价格,与用户签订3个月的长期合同。
这些过去不曾有过的现象表明,燃料油的“中国定价”地位初露端倪。
2004年8月,燃料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2005年日均交易7.6万吨,2006年增至11万吨。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已与国际市场和国内现货价格形成联动,价格发现与规避风险的功能开始发挥。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2003年就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但是,中国在国际原油价格上基本没有话语权,根源在于中国没有成熟的石油期货市场,“中国价格”的影响力基本上无从谈起。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国家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认为,要提高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必须拥有一个发达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石油市场。
业内多数人士认为,尽管目前尚未完全形成原油交易市场,但中国具备拥有亚洲原油定价话语权的潜力。
而18日,随着我国首家石油现货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谋求在亚洲乃至国际原油市场上的定价权无疑又多了一个有力砝码。
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成立,为原油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又一推力。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尽管它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流通问题,但很可能是向石油期货市场的过渡产物。
“什么是定价权?这就是。”同济大学金融衍生品研究所研究员马卫锋博士说。
过去,中国燃料油进口商只能以普氏公司在新加坡的现货评估价格作为进口结算参考,这一价格反映的是新加坡市场燃料油的供需状况,但却决定着中国进口燃料油的全部成本。
上海燃料油期货的平稳运行,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反映中国燃料油市场供需状况的“中国价格”,对新加坡价格形成牵制。
实证研究表明,近期上海燃料油期货与国际原油期货、新加坡纸货以及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相关系数达到90%左右。
燃料油的“中国标准”也已露出端倪。上海期货交易所将燃料油合约的交割等级选定为180CST高硫燃料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初步建立了市场普遍认可的燃料油期货的“中国标准”。
上海同晟证券市场研究员李畅博士说,燃料油市场“中国价格”分量的逐渐加重,已可使国内的买油企业要求新加坡的交易对手,必须提供符合上海燃料油期货交割标准的燃料油,“使中国企业在谈判中获得了更多主动”。
燃料油为何成为首批交易品种
上海石油交易所为什么选择“燃料油”作为首批交易品种?
据上海石油交易所总经理陈振平介绍,这不仅因为燃料油是我国石油及石油产品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品种,也是因为我国市场对燃料油需求量大,而国产资源逐年减少,燃料油供应越来越依靠进口,目前燃料油已成为我国除原油以外进口量最大的石油产品。
燃料油是成品油大家族中最后一位“小兄弟”。由于原油在加工过程中,组分较轻的汽油、煤油、柴油总是先被分离出来,组分较重的燃料油是加工过程中最后一道剩余产品。尽管与汽油、煤油、柴油等几位“大哥哥”相比,燃料油的“身价”不高,但用途却十分广泛。
2001年10月,我国正式开放了燃料油市场,燃料油的流通和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从2004年1月起,国家取消了燃料油的进出口配额,实行进口自动许可管理,我国燃料油市场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2004年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重新启动了我国的燃料油期货市场。(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