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市场错了还是理论错了
[特约撰稿 樊 锐] 2006-08-23 00:00

 

  特约撰稿 樊 锐
  8月份市场走出先抑后扬走势,随着8月19日加息兑现,大盘被砸出一个小坑。但市场并未改变震荡上行的趋势,而是当日收复失地后又创出反弹以来的新高。

  “猛药”为何失去作用

  回想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按照经典的投资理论,包括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特别是8月15日开始实施的最近一次,对股市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而本次加息和4月28日的贷款利率上调,市场的反应如出一辙,都是短期震荡后走稳。是市场错了还是理论错了?其实如果我们深刻理解股市的上涨因素和调控政策的目的与实际效果就会发现,政策本身具有两面性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比如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并不是这一传统的“猛药”失去作用,而是这药本身就不是冲着股市来的,熟悉宏观经济的投资者应该知道这是为了抑制过快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防止经济过热。这种增量调整的方式是有利于上市公司的。

  那么股市对利率也不敏感了?总体上看,加息对上市公司业绩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需要时间来体现。反而是加息后汇率走强预期加大,汇率敏感资金入场积极性增大,导致今年以来的汇改资金“三剑客”———银行、房地产、有色金属再次走强。人民币汇率走势成为行情的先行指标。这是股指维持相对强势的主要原因。

  双向扩容后天平倒向何方

  再看另一把双刃剑———新股发行。市场的融资功能成为继股改之后高层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中国银行、大秦铁路逼近发行价和中国国航的跌破发行价以及联通的跌破净资产,已经使得市场融资能力受到很大削弱。实际上封杀了大盘深幅调整的可能性。如果要维护市场的融资功能,就不能使市场处于长时间弱势。

  作为资金扩容的主要方面———“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一部分,保险资金和基金公司成为近期做多的重要力量。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总规模理论上可以达到3000亿元以上。6-7月份,偏股型新基金发行12只,规模高达690亿元,因此其建仓行为肯定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另外,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向国务院上报的有关扩大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试点范围的报告已获批,今后还将探索更多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保险公司等发起设立基金公司的可行性,这个重量级的利好不可小视。另外,融资融券开闸,带来的资金会有100—400亿元的规模,而一旦试点规模扩大,其影响力也是很大的。

  其实偏空的因素仍然很多,如“拖拉机账户”的清理,“小非”的解冻,外资并购的限制,半年报带来的结构调整以及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等。因此,在资金、股票双向扩容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还要看哪一个方向的力量更强一些。从短期状况看,股指向上走对多空双方都是有利。虽然目前还难以判定是五浪的展开,但即使是四浪的B浪,上证指数应该有上摸颈线位的机会。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