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博弈
[□史伟] 2006-08-24 00:00

 

  □史伟

  

  本周中国石化进入股改程序,应该说这标志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尾声,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市场曾经对全流通寄予很高的期望,认为当大股东的所有股票变成可流通股票后,无论是国有、还是私人大股东都将以股票市价计算财富,其对股价涨跌将会格外关注、甚至会超过基金一类的财务投资者。的确,在一些公司完成股改后,很多大股东做大市值的态度、动机逐渐明显,如不少公司计划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就是明证,大股东希望股价上涨的心思也暴露无遗。

  大股东希望股价上涨,是所有投资者的福气,比以前对涨跌漠不关心强了很多,应该说这是股权分置改革的直接正面意义。然而我们也逐渐发现,全流通并没有完全消除我国证券市场的种种沉疴。比如,全流通并没有改变大股东持续的投资融资饥渴症。

  据某券商统计,截至7月底,已经公告的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就超过了1000亿元,计划发行的超大型国有企业数十家,其“饥渴”可见一斑。

  基金经理们也明显能够感受到,身边有再融资意愿的公司也越来越多,还有少量的公司觉得股价不够高而不愿再融资,其实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这种想法。记得笔者在与很多公司进行股改沟通时,大股东都表示上市公司的股权很重要,不能稀释,对价不能提高,但是时间过了还不到1年,大股东就愿意通过再融资的方式稀释股权,反差真大。

  中国企业的扩张欲望极其强烈,可谓全球罕见。以前国有企业有投资饥渴症,国有企业老总向国家、银行、然后是股市争取资金,扩大规模,提高管理层控制资源的规模与能力,从而达到管理层利益最大化。然而私人企业同样存在投资饥渴,很多个人企业家做好一个产品(产业)后,认为自身可以做好其他产品(产业),或者是对某个产品不断扩产,希望达到更高的市场份额。在国有、私人这种强烈的投资欲望下,中国市场产生了独有的大量产品供过于求,甚至激烈的价格战。

  当企业的这种投资饥渴症的资金解决方式来自股市,巨大的扩张风险会转嫁给投资者。上市公司当股价偏低时报好业绩与更多地披露利好信息,吸引财务投资者买入股票并使其上涨,当涨到一定程度后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于是财务投资者经常要通过股价的高低与上市公司进行博弈,上市公司希望以更好的价格进行融资,而投资者通过“压低”股价阻止上市公司融资。财务投资者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与上市公司达到均衡。可惜的是,股改全流通后,市值高低并没有改变企业原有的投融资饥渴症,财务投资者依然需要像过去一样持续与上市公司进行“博弈”。

  (博客地址:http://shiwei.blog.cnstock.com)

  更多精彩博客请见中国证券网·上证博客首页http://blog.cnstock.com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