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过多是最大的浪费
[□姜素芬] 2006-08-24 00:00

 

  □姜素芬

  

  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说:我有一个看法,现在中国政治上的一大弊端是“官多为患”。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地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更何况一个省、市除省长、市长外,还有八九个副职,每个人再配上秘书,个别的还有助理。现在讲克服官僚主义,减少事务,减少应酬,就这么一种体制,怎么克服,怎么减少?现在这么多人既增加了开支成本,又滋长了官僚主义。

  “官多为患”最明显的危害就是浪费,可以说,官员过多是最大的浪费。现在,不仅省级、地厅级、县级干部多,乡镇级干部也多如牛毛。据多家媒体报道,2005年1月,江苏省某位领导在一次全省工作会议上感慨道:“在苏北的一个乡镇,正副镇长和党委书记有50多人!”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官多为患”的最触目惊心的纪录。

  “官多为患”首先会造成财政的巨大浪费———相当一部分财政被吃掉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透露,从1978年至2003年,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增长87倍。有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几千万元时是“吃饭财政”(够发工资和吃饭),当财政收入达几亿元时仍然是“吃饭财政”,许多百姓期待的事还是做不成。

  既然公共财政变成了“吃饭财政”,必然导致几个恶果:其一,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受到制约。目前,国民的教育、医疗等负担沉重,原因在于财政投入不足。倘若没有那么多人坐吃财政,相当一部分财政收入可以投入到公共领域,使国民真正享受纳税人应当享有的优质服务。

  其二,税负过重。公共财政被不计其数的大小官员吃掉,财政出现缺口,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必然通过向公众增加税收、乱收费等方式加以弥补,导致公众不堪重负。《福布斯》去年5月发布的“全球2005税务负担指数”,称中国税务负担排名全球第二高,在国内引起热烈的讨论,根源也在于我国“官多为患”、人员臃肿。

  “官多为患”的另一个巨大浪费,是对效率的制约。其一,官员过多,责任划分不明,许多事情官员之间往往互相推诿,导致效率低下。其二,官员多,腐败发生的几率更高,而腐败是降低整个社会效率的最致命的力量。其三,官员过多,公众要办一件事情,为弄清主管领导就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这将凭空增加纳税人的成本。

  “官多为患”还将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由于近年来中央对人员编织控制越来越严格,官员多,必然挤压优秀人才的空间,造成人才的浪费。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政府机关的一般办事员都可能是高端人才,但由于官僚已经占满位置,人才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我国人才浪费情况触目惊心,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

  精兵简政的关键在于减官,这是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国民负担、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