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遭遇了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碧利斯”“格美”“桑美”接踵而至,浙江、福建等省份忙于应对强台风的袭击时,特大旱灾则持续“烤”验重庆、四川等众多省份……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我国受灾3.16亿人,死亡2006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600亿元人民币……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表示,严重自然灾害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科学应对、积极防御,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危机预防:
成本小于灾后补救
“台风来了,请村民们听到广播后,马上转移到村老人活动中心。”8月10日中午,急促的广播声不断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上空响起。
为对付“桑美”,当地气象部门调动了应急移动监测车,运用雷达等手段,为“桑美”台风登陆点的定位提供了有效帮助。福建、浙江等地政府部门还利用手机发布百万条的公益短信,让民众知晓即将到来的灾情信息,通知大家抗灾避险。
科学预警在防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们也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些地方官员害怕公布灾情带来压力,延误了救灾;一些灾民对政府实施的紧急转移不理解,不肯撤离险境……
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表示:“比灾害更可怕的,是不敢正视灾难,不敢报告真相。在一定程度上,科盲、法盲们的冒险举动,防灾避险法律意识和自救知识的缺失,也在无形中抵消着政府为防灾抗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危机当头:
“立体防护”胜于“临时抱佛脚”
频繁登陆的台风,肆虐南北的干旱,始料未及的事故……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好像突然发觉身边隐藏着如此之多的灾害隐患。
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7月以来,民政部针对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灾情共启动国家自然灾害响应17次,其中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区重复受灾,启动四级响应密集。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灾区一线,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突发灾害很正常,但城市防灾刚起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城市灾害呈现出突发面广危害大的趋势。有的与地理条件有关,有的则是因为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太快,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够、维护不力;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醉心于“面子工程”。因此,提高整体设施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建立自然灾害的“立体防护”体系显得日益迫切。
危机救济:
全面考验“以人为本”理念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没有比天灾更让他们痛心和无奈的了。面对急需重建的家园,党和政府拨钱调物,救灾物资和救灾队伍源源不断地进入灾区。
8月11日,民政部、财政部下拨1.66亿元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16日,再次下拨1.2亿元中央救灾资金,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18日,国家防总紧急联合财政部再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1亿元,支持旱区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虽然政府下拨了救灾款,但许多农户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在今年重庆遭遇的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中,全市种植最多的农作物水稻损失惨重,而被喻为灾害“减震器”的保险未能发挥作用,因为重庆市的财险公司,基本未开发承保水稻等传统种植物的险种。
目前,农业保险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但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中国保监会有关统计显示,按照全国目前2.3亿农户计算,平均每户投保不到两元。
危机处置中,政府面临的尴尬不仅限于此。面对灾情和突发事件,最让人担忧的是灾民惊慌失措,甚至束手无策。
与以往救灾不同的是,今年一些地方的灾区专门组织“心理援助队”对灾民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心灵受伤的人群进行“心灵重建”。
灾前、灾中、灾后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公众自救与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等,将不断考验我们这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据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