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华
西望
记得刚到英国时,有件事很不习惯:走在伦敦街头,常常会遇到一些热情的西方老外,冲着你大叫:摩西摩西(日语问候语)。倒不是介意西方人的热情豪放,而是琢磨不透自己的长相哪儿出了错,横竖照镜子都觉得自己是标准的中国版本。后来结识了一些当地朋友,他们回答了我的困惑:东亚人看起来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区分了。看来他们并不是凭相貌来评判国籍, 而是他们根本分不清相貌,凡遇一黄皮肤黑眼睛,都统称为“日本人”。换位思考,不开口交流,我们亦很难区分法国人、英国人或德国人。
短短没几年,老外热情依旧,还是有人会在你背后冷不丁的打招呼,不同的是招呼语已悄悄地换成了“你好”。当然绝不相信他们的鉴别能力有了飞跃式的提高,从“摩西摩西”到“你好”,更多的倒是折射了日本、中国这几年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微妙变化。
若干年前,当这里的超市充斥着日本商品时,当市民们踏着索尼的节奏,踩着丰田的油门,享受着松夏的习习清风时,亚洲人或更确切地说东亚人,也理所当然地被归类为“日本制造”。 岁月流转,随着中国人制造的衣帽、箱包步入了西方千家万户,“中国”两字也慢慢渗透到他们的意识之中,自然而然,黄皮肤和黑眼睛也被换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
中国的重要性日渐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可能更感觉到了中国的影响力开始渗透到每个角落。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几乎无日不见相关中国的报导。除了中国作为新兴资本市场本身被逐渐看好,对其他市场的分析亦反复重申了中国的重要性,比如在商品市场中,中国的强劲需求是众所周知的引起牛市的重要“基本面因素”之一,中国是第一大铜消费国、第一大铁消费国等话音不绝于耳。
比如在外汇市场中,中美两国的经济不平衡、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关系早就是老生常谈,而最近布隆伯格的分析师们又将日元的走势与中国挂上了钩,认为中国加息有利于日元对美元的走强(近日美元走势趋强似乎跟他们开了个玩笑)。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有分散投资的需求,很多投机客又给欧元、英镑甚至黄金价格上涨赋予了另一个想象空间。
不久前,更有一有趣的辩论会在伦敦举行,名为“中国的崛起意味着西方世界的末落”。有6位著名学者展开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唇枪舌战,最后主持人点评:“意味”一词不妥,西方世界经济放缓是自家的事,与中国的崛起无关。相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经济的增长。
欣喜于这些变化的同时,却也不仅深思,中国真的称得上是“崛起”了吗?还是言之过早?“Made in China”的标签虽随处可见,但真正由中国自己制造的高技术含量商品又占多少比重呢?轰轰隆隆地炼铜煅铁之后,又有多少的价值增加值停留在了中国?西方人态度的变化显然有利于中国形象的提高,但于人于公司于国家无异的是,品牌与内涵是成功的两个关键要素,形象提升固然有利于长期发展,中国真正的崛起依然有待于我们苦练内功。
东张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之后,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后战役之一,或许也是最重要的攻坚战役之一。随着QFII, QDII等机制的纷纷引入,我们的“金融辞海”中相应也多了“海外市场”一词。大报小章中,不时可见“中国人可以投资海外市场”云云。
“海外市场”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海外市场”则隐含了中国金融市场最终将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中。简单地将市场作“中、外”之分,可能亦显示了我们对国外市场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或多或少的本位主义。今天的“海外市场”更多的是指美国市场,或至多还包括欧美市场。在我们将世界作这样简单划分的同时,发达金融市场中的资本玩家们则更喜欢把全球市场划分为“北美市场”、“南美市场”、“欧洲市场”和“亚洲市场”等。
诚然,“海外市场”意味着我们已迈出了从“无”到“有”至关重要的一步,国内机构也被许可投资回报更高的美国债券。不久的将来,可以预期国内的资本市场也将不再局限于国内一千多个上市公司。制度安排的逐步演进伴随着一栋栋金融大厦的拔地而起,我们似乎看到上海正与“国际金融中心”渐行渐近。此时,面对变化了的游戏规则,国内的职业投资人或基金经理们或许也需要从理念上做好准备,立足于更广阔的空间,真正从全球化的战略来发掘投资机会,分散投资风险。从意识层面而言,或许只有当职业投资人忘掉自己身处上海,而是将自己置身于全球视角的时候,上海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