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多哈回合”
[□本报记者 朱周良] 2006-08-30 00:00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一个多月前,拉米先生无奈地宣布多哈回合谈判无限期中止,这场持续5年之久的闹剧终究还是走到了“剧终”的当口。

  从目前来看,要恢复多哈谈判还有不少障碍,首先当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相互“扯皮”;其次,谈判重启还得和美国国会授予布什政府的贸易谈判“快车道”赛跑,后者将于明年7月到期,留给美国政府的时间已经几乎为零。

  正因如此,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上周在马来西亚出席第38届东盟经济部 长会议时就坦言,尽管美国希望近期搁置的全球贸易谈判能在今年年底重回正轨,但如果在未来6个月中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这轮谈判可能会搁置数年。

  当然,施瓦布也表示,美国国会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考虑延长快车道授权,但她在昨天的讲话中似乎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以目前的情况看,多哈会谈成功的可能性远低于50%,”施瓦布说。

  既然得到了广泛国家的支持,多哈回合谈判固然有其潜在的价值。据世界银行估算,如果通过谈判达成全球性的贸易协定,将能有效消除市场壁垒及刺激经济增长,向全球经济至少注入960亿美元资金,并可使数百万人脱离贫困。

  不过,也有人对多哈不以为然,大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就是其中的一位。

  “多哈谈判的重要性比大部分人认为的要低,”在最近发表的一份题为《多哈谈判不重要》的研究报告中,罗奇如此表示,“在日益具有争议性的全球化年代,我们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罗奇看来,多哈谈判中止对势头强劲的全球贸易影响有限。尽管在过去5年时间中多哈谈判一直进展得颇为坎坷,但却并未延缓世界贸易的增长步伐。以出口和进口的平均增长水平来计算,2002年至2005年间,全球贸易量年均增长6.6%,远超过同期全球GDP4.3%的年均增速。换句话说,过去4年的出口增长足足为全球GDP贡献了40%的增幅。

  相比之下,罗奇更为关注日渐抬头的保护主义给全球贸易带来的风险。在美国等富国越来越多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压力的情况下,华盛顿的政客们开始寻找“替罪羊”,于是乎,有着巨大对美贸易顺差的中国成了“靶心”。

  “不论多哈成功与否,对于化解日益严峻的双边贸易摩擦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都不会太大。”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