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施海
7月中旬至今,国际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呈现深幅回落走势特征,代表多种商品走势的CRB指数由7月14日和8月2日的357至358点高位深幅下挫至8月29日的328点,跌幅达8%。
其中,工业品走势强弱分化,农产品走势整体趋弱:“工业血液”原油期货出现深幅下挫,期铜则维持区域性横向震荡走势,而软商品天胶、棉花则单边持续性深幅重挫,农产品豆类、玉米、小麦、白糖等品种也均纳入阶段性单边下跌行情。笔者分析 认为,诸多方面利空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商品市场已经结束阶段性牛市,进入阶段性熊市。
今年以来,出于对全球性通货膨胀加剧严重担忧,继美联储连续加息后,中国、欧盟、日本及其他国家也纷纷加息,而虽然美联储8月初暂停加息,主要是源于美国经济降温所致。市场预测,美联储还将继续升息。货币升息不但提高货币汇率,压制商品市场价格,而且还抑制全球性的投机资金对商品市场的炒作意愿,提高资金运作成本,迫使部分投机资金从商品市场退场。显著减弱商品投机性需求,继而打压商品消费性需求,从而使商品供需关系向偏空方向转换。
由于商品市场做多面临较大风险,导致国际性基金在商品市场普遍减持多头,增持空头,继而加剧了商品市场熊市氛围,加重了商品市场价格下跌趋势。
另外,不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偏紧供需关系促使价格持续上涨,反过来,价格持续坚挺又将导致供应量显著增长,并使消费性需求显著缩减,从而使商品供需关系由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换。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逐渐由粗放型转变为精致型,中国对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在内的商品需求消费增长将逐渐缩减,国内逐渐落实宏观调控政策,降低资源类商品的消耗,国内对铜、铝、纺织品等商品取消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甚至还对铝等品种征收出口税收,同时降低进口关税,对玉米出口取消优惠补贴政策,由此而导致上述商品出口规模缩减,国内供应量增加。加之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又将使商品国内市场价格走势显著弱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
综上所述,受货币利率汇率变化、供需关系变化等诸多方面因素作用,全球商品市场已逆转阶段性牛市,而进入阶段性熊市,价格走势也将由上涨转为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