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金融城市长白乐威 资料图 |
|
“中国通”市长来华 “叫卖”伦敦金融城
本周三开始,伦敦金融城市长白乐威率领的“超豪华”商贸团将造访上海等五城市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为了响应财政大臣布朗提出的打造一流全球金融中心的倡议,3月初刚刚来华访问的英国著名“城中城”———伦敦金融城的市长白乐威(David Brewer)又踏上了他的第105次中国之旅。本周三开始,被英国人称为“中国先生”的白乐威将率领一个逾60人的“超豪华”商贸团,对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及沈阳等五座中国城市进行访问,以期向中国推销伦敦的金融服务业,同时力促更多中国企业赴伦敦投资及上市。
英国的金融战略
白乐威管理的伦敦金融城面积不过5平方公里,但其在整个英国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的。以金融城为中心的伦敦金融服务业,占到了英国GDP的10%左右,是英国的支柱产业。尽管目前英国总体上存在贸易逆差,但金融服务业每年却能创造上百亿美元的顺差。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在今年初的政府财政预算报告中正式提出要把伦敦金融城打造为一流全球金融中心,而在布朗的这一宏伟目标中,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英国之所以如此重视中国市场,主要还是看中了我们在入世后的金融业开放,”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沈思玮表示。
中国在伦敦金融城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从白乐威的任命中便可见一斑。“中国通”白乐威早在1981年就在中国从事保险经纪业务,并且长期担任英国-中国中心会长以及中英商业委员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之职。
今年3月,上任不久的白乐威便受命率团来到中国开展推介活动。次月,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也带领庞大的代表团来华推广。
此次再度来华,白乐威还将专门会晤中国人民银行、保监会、发改委、证监会以及银监会等部门的官员。
上海是重要一站
记者从英国驻沪领事馆获悉,白乐威将在8日至11日到上海访问。期间将参加两个主要论坛,一个是关于风险投资,一个是企业上市。
目前,已有约40多家中国企业在伦敦证交所及其创业板(AIM)上市。在金融城的官员们看来,较之美国的严厉监管,更为开放自由的伦敦市场应该对中国公司更有吸引力。
10年前,上海和伦敦就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对于同样致力于创建并且有潜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白乐威在来“淘金”的同时,也没忘记“传经”。下周一,白乐威一行就将出席一个主题为“政府在推动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中的作用”的研讨会。
不过,专家也指出,就目前而言,上海距离伦敦这样的国际性金融中心还有相当差距,当前的首要任务,还是加紧推进国内市场的金融市场化,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建设世界性的金融中心。
同样促开放 为何两面孔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同样是想达到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目的,美国和英国采用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手段。
在美方,保尔森是最近一个提出要求中国加快金融开放的官员,他本人本月晚些时候也可能到访中国。在这位新财长上任后的几次重要讲话中,都明确传递了中国金融体系须进一步开放的信息。
而在英国这一边,尽管从伦敦市长到伦敦金融城市长屡次来华搞“促销”,但直接要求中国开放金融业的呼声却几乎没有听到。更多的情况下,英国人是通过一种“委婉”的手法表达希望中国金融市场更开放的愿望。
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在于美国和英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强势地位不一样,这一点应该也不难理解。但尽管态度上存在差异,但英美双方最终都希望看到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开放。
在当前中国面临种种不合理的开放要求的情况下,注意到这种微妙差异并加以适当利用,未必不是一种缓解压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