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消费环节资源利用率低下值得警惕
[□刘云中] 2006-09-04 00:00

 

  刘云中

  经济学博士,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城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刘云中

  消费环节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在全部资源和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重。社会消费环节的资源节约问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因而,社会消费环节中如何节约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

  社会消费和废弃物利用环节的资源节约问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通过消费来满足其生活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既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同时又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废弃物。提高社会消费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使用将有利于社会整体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对这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我国社会消费环节资源和能源消耗给资源与环境带来压力

  任何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都将被用于消费和投资,消费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支出法的角度看国民产出,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终消费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平均保持在59%左右,消费始终占据着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份额,人们在消费领域中消耗了国民经济所创造的大部分商品和劳务,如果能够提高在消费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将会大大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生活消费环节中的能源和资源量耗用。资源和能源消耗既发生在生产领域,也发生在生活消费领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在消耗能源和资源,照明、取暖、采光以及休闲都要耗用能源。据统计,由于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重工业,生产环节的耗能量增加,生活领域所消费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有所下降,例如在1990年生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为16%,此后逐步下降,但目前仍然占到11%以上(见表1)。

  从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来看,人均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都呈现上升趋势(见表2),人均能源消费在1999年达到低点之后一路飙升,短短四年间就上升了近30%,人均电力消费在4年间更是上升了47%。这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上升的反映,同时也说明了需要更加关注生活消费环节中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城市居民的人均生活用电量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生活消费环节产生的废气、废水量。生活领域将产生很多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几种常见的污染排放物中,生活所产生的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工业所排放的污染量,生活环节的治污和防污已经成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头(见表3)。

  当前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对水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的淡水资源共2.8亿立方米年,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仅及世界人均水量的1/4。目前我国20%的城市供水困难,绝大多数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我国北方城市超采地下水的情况已相当普遍。近年来政府与企业采取了大量的节水措施以降低农业与工业生产方面的用水量,但同时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放量却在逐年增长(见表4)。

  未来居民消费增长将加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当前居民收入上升、消费结构变化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重型化,产生了对资源和能源的巨大需求。从消费总量上讲,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消费大国,许多产品的消费量跻身世界的前列,庞大的消费已经给我国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带来了压力。从主要的生活消费品来看,中国有部分产品的消费总量超过了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者。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人均消费水平并不高,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很远。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社会和生活消费的潜力还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未来的需求可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例如美国地球研究所的Brown教授预计到2031年时,如果中国的部分消费品的人均消费水平达到美国2004年的人均水平时,中国部分消费品的消费总量将会大幅上升。

  社会消费环节存在严重的浪费和低效率现象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低水平的人均消费与大量的高档奢侈品的消费并存、一般群众日常消费的节俭与政府消费以及部分高收入人群消费中的浪费现象并存、资源的严重短缺与资源回收利用不足的并存等现象。消费环节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这方面的问题展开来看主要有:

  建筑节能不足。近几年建筑能耗迅速增加,城乡民用建筑的能耗已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20.7%。建筑高消耗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门窗气密性差,能源利用率低;二是建筑的供热热源效率以及输配系统效率不高,各输配环节热量损失严重;三是毛坯房预装用具装而不用,浪费很大。

  商业办公楼浪费严重。商业办公楼内的不节约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办公设备不关电源;大量的办公楼为了外观的美感,通常采用玻璃幕墙,从而导致大量能源通过物理传导流失到室外,外墙隔热保温不良;由于写字楼的空调系统的循环系统设计和建设不够好,导致室内温度的冷热不均,出现开着窗户吹空调的现象;电梯使用效率很低以及纸张浪费严重等。

  公共消费支出快速增加,政府公共消费存在浪费问题。近年来行政管理费支出上升得比较快,政府的消费也有增加。在行政管理费中除了工资和福利支出外,有一部分用于办公费用的支出,这部分支出的使用效率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据估计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世界头号耗能大国———美国政府机关1999年平均水平的33%。在建立节约型社会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机构理应率先垂范,但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定额管理以及“公家的消费都正当”等错误观念,当前政府机构中的资源管理机制缺失、资源浪费现象惊人,已成为资源节约利用的一大薄弱环节。

  暴富阶层的过度挥霍。古今中外,人们崇尚节俭的美德,鞭笞挥金如土之风,奢侈浪费从没有被当作一种文化来推崇。所谓“为富不仁”是为人所不齿的行为,但是我国目前还存在着暴富阶层的过度挥霍现象。此外,透支提前消费奢侈品等炫耀性消费行为也可能造成资源的低利用效率。

  从六方面入手提高消费环节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社会

  前已述及,我国社会消费环节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低效率利用现象,但此问题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调整的过程。提高消费环节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也需要从改变消费理念、形成良好的消费文化、理顺分配机制、支持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着手。

  严格控制政府消费,提高政府等公共机关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政府机构率先开展节约行动。针对政府机关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问题,首先是要严格政府消费支出的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乱消费、乱支出;其次要制定办公场所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考核;第三要提高政府机构公务人员的节约意识,培养他们的节能习惯;第四要加强办公场所的节能技术改造,施行节能智能化管理。

  大力提倡“适度消费”的新消费运动。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社会中,一定要调整消费结构,大力提倡和宣传“适度消费”的新消费运动,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有节约的意识,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涉及建设、开发等多个部门和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节能技术产品等多方面,要积极配合《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认真做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宣传、实施及监督工作,重点做好开发单位、建设业主以及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的节能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严把设计关,夯实建筑节能基础,积极引导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

  建立高累进的消费税。当前虽然已经调整了消费税的征收,但为了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还可以进一步调整。一是将高档住房、私人飞机、高档家具、游艇等高档奢侈品纳入征税范围;其次是征收高额累进税;三是将征税环节由向生产者征收,改为销售环节向消费者征收。

  保持灵活的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在由政府控制或者决定的条件下,一方面要保持公用产品价格的灵活性,诸如电力、水、天然气、热力等公用产品的价格要能够反映市场的供求形势,可以在保持生命线价格的前提下,推行累进的公用产品价格体系,以便理顺资源价格体系,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和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也要在公用事业产品行业内引入竞争,打破垄断,提高公用事业的效率。从制度建设上看,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监管体系,通过有效的价格监管提高资源性公用产品的利用效率。

  完善废品回收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处理效率。发展物资回收行业有利于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的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从我国保护环境促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对物资回收行业也应实行优惠政策。

  表1 生活消费能源量及占其比例

  单位:万吨标准煤,%

  1990 1995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总能源消费量 98703 131176 130119 130297 134914 148222 170943

生活能源消费量 15800 15745 14552 14912 15427 17032 19268

生活能源消费比例 16.01 12.00 11.18 11.44 11.43 11.49 11.2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资料计算。

  表2 生活用能源消费量及人均生活能源消费

能源品种/年度 1990 1995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合计 (万吨标准煤) 15800 15745 14552 14912 15427 17032 19268

煤炭 (万吨) 16700 13530 8408 7907 7830 7603 8175

煤油 (万吨) 105 64 71 72 75 61 56

液化石油气 (万吨) 159 534 878 988 1006 1169 1292

天然气 (亿立方米) 19 19 26 32 44 51 57

煤气    (亿立方米) 29 57 82 89 119 125 131

热力 (万百万千焦) 8972 12637 20127 23234 23369 26613 33666

电力 (亿千瓦小时) 481 1006 1481 1672 1839 2001 2238

人均能源消费(公斤标准煤) 139.2 130.7 116.2 118.1 121.7 133.5 149.6

人均电力消费(千瓦时) 42.4 83.5 118.2 132.4 145.1 156.9 173.7

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时) -- 137.9 277.2 296.6 326.5 -- 328.5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1990年和2002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数据缺,人均数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

  表3 2002年全国污染物排放

总量 比例(%)

废水排放总量(亿吨) 工业 207.2 47.14

生活 232.3 52.86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 工业 584 42.72

生活 782.9 57.28

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工业 42.1 32.69

生活 86.7 67.31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 工业 1562 81.08

生活 364.6 18.92

烟尘排放总量(万吨) 工业 804.2 79.43

生活 208.3 20.5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环境年鉴》(2004)整理。

  表4 1997年—2001年我国居民生活用水量与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变化

  单位:亿立方米,%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全国用水总量 5591 5435 5590 5498 5567

居民生活用水总量 525.6 543.5 564.6 577.3 601.2

生活用水所占比例 9.4 10.0 10.1 10.5 10.8

全国污水排放量 584 592 606 620 626

生活污水排放量 186.9 183.5 200 210.8 237.9

生活污水所占比例 32.0 31.0 33.0 34.0 38.0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2年)。

  消费领域资源浪费有七大成因

  我国消费领域内存在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现象,从本质上讲在于国内收入分配体制的问题,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一方面是普通人群尤其是贫穷人口日常生活的极度节俭,一方面是高收入阶层尤其是暴富人群的过度挥霍性的消费。此外,公用设施产品如水、电、气等的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消费税等方面的原因也影响了消费领域的资源利用效率。

  分配体制不合理,收入差距巨大。分配体制不合理,收入差距过大长期为人所诟病,相关著述也很多,在此不予展开。多数人认为,收入差距导致了消费需求不足,影响总消费水平。但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在于拥有很大一部分财富的高收入者消费倾向很低,降低了消费总量,而在于这部分富人的挥霍和浪费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低效率使用,同时引起攀比性和炫耀性消费,造成了暴富阶层奢侈的消费生活与广大城乡贫困居民拮据的日常生活的并存。

  公用事业产品的定价机制不够灵活。产品价格是产品供求关系的反映,也是调节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诸如水、电、燃气等资源性公用产品的自然垄断性,其价格并非单纯由市场定价,而是采用了政府定价的方式,以避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福利损失。但是,当政府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产品的成本时,就会导致该产品的过度消费或者浪费。在实际运作中,政府的定价常常反映的是政府的政策意图。由于在改革开放之前采取低工资、高福利制度,对于公用产品的定价比较低,而最近十多年来,逐步提高了公用产品的定价,水、电、气等产品的价格上升较快,引导了这些产品的高效利用,但仍然存在定价机制比较僵硬,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上资源供求关系的变化等问题,导致了油、水、电、气等产品的不合理消费。

  消费税结构不合理。国家为了引导消费方向、调节社会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而对在境内从事法定消费品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单位及个人征收消费税。目前其征收范围包括烟、酒及酒精、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成品油、小汽车、高尔夫球具等消费品。从大类覆盖范围看是比较全面的,但是还有些产品没有包括进去,如高档住宅、高档家具和私人游艇等,不利于节约风气的形成。

  部分人群消费观念的变化扭曲了消费结构。俭则不匮是中国人的古训,但是由于部分人群尤其是暴富阶层和部分年轻人受到了西方及时行乐思想的影响,导致了一些炫耀性消费和过度消费的现象,不符合我国目前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偏低以及资源紧张的基本国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到精打细算,不愿意从细微处节约。例如不愿意节约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升油,简而言之就是不愿意从小处着手,不愿意从一分钱开始进行节约,从而给中国国内的资源供应带来了压力。

  政府消费的监督缺位。政府公共消费数量大,消费过程不透明,政府审计和公众舆论监督又很不够,导致政府的公共开支和消费环节存在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的现象。政府的消费决策不透明,诸如建造政府办公场所、购置大型办公设备的决策等就没有受到良好的公共监督,出现政府办公大楼建造过于豪华的现象,政府雇员有“公款消费”的行为,对于办公场所内的水、电、油、气和纸张等方面消费的节约意识还不够,对于政府机关办公场所的能源消费缺乏有效的计量和评价手段以及落实到人的考核制度。

  消费领域的节能标准需要及时修订。虽然我国现在有120多项国家节能标准、60多项可再生能源标准和400多项环保标准,但关于各种消费品和消费环节的节能标准还存在不够完善、不够详细和明确的地方以及更新不够及时的问题,有些产品即使有节能标准,但由于执行成本高等原因,执行起来也不严格。例如在空调等家电用品的节能、建筑节能等,国家空调节能标准并没有就违规企业和产品的处罚作出详细的规定,也没有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节能空调强制推广措施,同时还缺乏对节能产品的政策支持。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还没有得到广泛重视。我国是一个资源贫国,多数资源并不富裕,部分资源十分紧缺。日趋贫乏的资源承载着超负荷的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恶化的沉重负担。但是,既可以节约资源、能源,又可以起到环保作用的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发展明显落后。再生资源企业的一部分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寄托在外部因素上,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引不起社会关注。在我国废旧家用电器、电脑、电池,已进入更新换代高峰期,每年将有大量的废旧家电报废,但政策上没有优惠,谁也不愿去干,使大量的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和很好的利用而被白白浪费掉。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终消费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平均保持在59%左右,消费始终占据着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份额。人们在消费领域中消耗了国民经济所创造的大部分商品和劳务,如果能够提高在消费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将会大大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1)建筑节能不足;(2)商业办公楼浪费严重;(3) 公共消费支出快速增加,政府公共消费存在浪费问题;(4) 暴富阶层的过度挥霍.

  

  ●造成我国社会消费领域资源利用低效率的七大原因:(1)分配体制不合理,收入差距巨大;(2)公用事业产品的定价机制不够灵活;(3)消费税结构不合理;(4)部分人群消费观念的变化扭曲了消费结构;(5)政府消费的监督缺位;(6)消费领域的节能标准需要及时修订;(7)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还没有得到广泛重视。

  

  ●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消费环节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需要从改变消费理念、形成良好的消费文化、理顺分配机制、支持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开发等六大方面着手。其中,包括(1)严格控制政府消费,提高政府等公共机关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2)大力提倡“适度消费”的新消费运动;(3)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4)建立高累进的消费税;(5)保持灵活的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6)完善废品回收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处理效率。

  ■看点

  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如何刺激消费,但消费环节的资源和能源利用低效率问题很少受到关注。事实上,消费环节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在全部资源和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重。刘云中分析了社会消费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严重浪费和低效率现象,并概括了影响社会消费领域资源利用效率的七大原因。他把社会消费环节的资源节约问题提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如何缓解社会消费环节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提高社会消费环节中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亚夫

  ■编余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