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盈利再超伊利
[(赵鹏)□本报记者 陆琼琼] 2006-09-06 00:00

 

  张大伟 制图
  蒙牛上半年毛利率升至23.3%

  蒙牛乳业(2319.HK)财务总监兼高级经济师姚同山昨日表示,上半年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2.4%增至23.3%,主因是调整了产品结构,淘汰低附加值产品及增加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至于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5.2%降至4.6%,主因是广告费用按年升1.4个百分点至5.32亿元所致。

  他指出,上半年,原奶价格上升,向奶农收购价由1.7元升至1.75元;液态奶产量约310万吨;冰淇淋产量约40万吨,上半年整体产量约356万吨。他预期,2006全年资本性开支约13至14亿元,上半年已投放逾6亿元。

  今年上半年,蒙牛的液态奶销售占总收入的85.2%,营业额同比增长62.8%至64.32亿元;冰淇淋销售占总收入的13.5%,营业额同比增长46.2%至10.15亿元;乳制品销售占总收入的1.3%,营业额9950万元。

  在被问及竞争对手光明乳业在上海进行并购活动对蒙牛有何影响时,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卢嘉慧表示,对手进行并购是正常的事,对蒙牛并无负面影响。

  (赵鹏)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434亿元

  □本报记者 陆琼琼

  

  蒙牛乳业(2319.HK)9月5日发布了截至2006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434亿元,上年同期为2.465亿元,同比增长39.3%;营业额为75.46亿元,而2005年同期则为47.54亿元,同比增长58.73%。

  蒙牛净利润再次超过另一大乳业巨头伊利(2005年,蒙牛净利润为4.57亿元,伊利净利润为2.93亿元),成为国内最赚钱的乳业公司;而在营收方面,蒙牛略低于伊利,两者的差距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根据伊利股份(600597.SH)2006年上半年财报,其主营业务收入79.33亿元,同比增长40.17%;净利润总额2.02亿元,同比增长18.17%。

  招商证券分析师朱卫华认为,蒙牛和伊利两家公司的营收差距趋于稳定。在液态奶方面,蒙牛略超伊利。

  而近年来的数据显示,蒙牛乳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比伊利迅速。

  1999年,蒙牛销售收入仅为0.37亿元,2005年则已飙升至108.25亿元。通过与“超级女声”的整合营销,旗下产品蒙牛酸酸乳的销量2005年突破20亿,实现300%以上的增长。

  上海壹言商务咨询公司的总经理汤志庆认为,2005年热炒“超级女声”的成功,使蒙牛的品牌真正实现飞跃,酸酸乳产品一枝独秀,将其他的品牌远远甩在了身后。

  取得如此成就后,蒙牛并没有停下脚步。今年5月,蒙牛与世界第二大乳业巨头,丹麦阿拉福兹组建固态乳产品合资公司,布局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蒙牛甚至还自建渠道扩大销售,蒙牛连锁事业部总经理萧桂森向媒体透露,5年内将建5000至1.5万家专卖店的设想已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由于蒙牛业绩出色,德意志银行维持该股的“持有”评级,目标价9.23港元。

  香港分析师认为,蒙牛乳业的酸奶酪、乳饮料和冰淇淋等部门仍有增长机会,给予其目标价为10.80港元。

  昨日,受亮丽业绩刺激,蒙牛在港股市场表现抢眼,午盘后一路飙升,曾经达到11.42港元的高点,最后以11.14港元收盘,涨幅为8.1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