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中国难题
[(姜韧)] 2006-09-07 00:00

 

  如果认为巴菲特是真正的价值投资的典范,那么价值投资至少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长期投资,不是仅持有几年的问题,而是长期到几乎永远———巴菲特和费雪的确都这么说过(“不想持有十年,连十分钟也不要去持有”);二是集中投资,把资金集中到极少数的几家公司上。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么两点。这除了人的世界观的局限外,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实践上有几个难题需要解决。

  1.在中国寻找一家长期创造价值的公司很难。那些以垄断优 势和某年或某些年取得较好业绩的公司,很容易使人误以为找到了这样的公司;然而在市场经济制度最完善的美国,所有资本最终趋向于相同的收益率,不断出现的反垄断法案例正是这一游戏规则不断起作用的实例。

  2.估值技术的不完善。某些价值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等,随意性很大。在中国很多上市公司短期的非主营收益使得各种成长性指标波动很大,如近期的G广钢,由于搬迁而引发的地产增值实现无疑能在今后几年中降低市盈率从而掩盖掉主营上可能产生的滑坡。

  3.价值投资绩效标准的困扰。估值实际上是作某种公司的收益计量,而与二级市场股价并没有直接联系,且市场上的股价并不能完全反映这种计量。例如,贵州茅台2001年8月上市后直到2003年9月,长达两年多中一直在阴跌,跌幅1/3,作为职业的基金经理,即使看到今天公司经营业绩及公司内质的远见,但也很难在当时那么长的时间里坚持奉行这种价值观。

  巴菲特早就说过,即使股市关10年,对他也无所谓。因为巴菲特更像一个实业投资家(非实业经营),而彼得·林奇的阶段性、分散性持股同样也创造了年收益31%的骄人业绩。作为普通投资人,每个人都应探索在他自身条件下(投资目标、绩效标准)的投资方法,而不是不顾自身情况照搬别人的东西。

  (姜韧)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