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跨越
[□孙锦华] 2006-09-07 00:00

 

  □孙锦华

  

  A股市场出现“研究部门”是在1996年前后,而且是在券商领域。但是,“研究创造价值”却在2003年以后才有所体现,在2006年则大行其道、深入人心。两者相距10年左右。

  研究部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庄家”盈利模式的一部分,其功能基本上定位在拉升出货阶段。在这个环节,研究报告的分析和故事是庄家说服市场跟风的有力工具。应该说,在坐庄时代,分析是决策的附庸,是狼用来装扮自己的羊皮。

  随着规范性监管措施逐步落实,2000年左右一些有前瞻眼光的券商研究部门开始独立出来,试图摆脱研究依附于坐庄的盈利模式。从当时的情况看,这种分析与决策分离的超前思维也仅仅停留在良好愿望的层次,研究还缺乏自己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券商研究部门的所谓独立也只是名义上的独立,他们所脱胎的券商每年基本上以2000—3000万的价格购买其研究报告,实际上是这些研究部门的经费。这些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中,还有一些人讲出“研究员要注意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话来。其他一些券商的研究部门定位则并不十分清楚,有的甚至认为研究部门就是抄抄写写,或者是公司办公室文秘部门的一部分。

  把“研究创造价值”扶上正位的不是研究机构自己,而是2003年的基金机构投资者。所谓价值投资时代,从操作层面的源头看,与坐庄时代的区别在于,投资决策者是从研究报告中筛选目标公司,而不是从上市公司老总的亲疏远近中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在利益格局变动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创造价值”的深远意义不仅仅在于其自身获得了较大的独立性,而是它把投资推向了一个专业化、科学化的高度。这种推动类似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它使一般的投资决策者从拥有小而全工具的农民变为专业化投资系统中的一部分。

  不管怎样,资金永远是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但是资金的灵魂不在于资金本身,而在于能够支配资金运作的人。在机构投资时代,这种“人”从金鸡独立进化成了依靠分析和决策两条腿的人。一般情况下,实力越强大的资金就能够拥有越多、越具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高水平的决策者,散户的弱势地位不言而喻。

  (博客地址:http://sunjinhua.blog.cnstock.com)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