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 一年环境污染损失5118亿元
[□本报记者 阮晓琴] 2006-09-08 00:00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不断增长的GDP,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 本报记者 阮晓琴 摄
  惜 一年环境污染损失5118亿元

  !

  □本报记者 阮晓琴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昨日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我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对此,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不能以环保欠账和人民群众健康的代价,去取得虚拟GDP的神话。

  据介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能够更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

  “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尚没有一个国家开展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工作,中国环境经济核算工作的开展,为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说。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3月启动这一项目。技术组对各地区和42个行业的环境污染实物量、虚拟治理成本、环境退化成本进行了核算分析。据了解,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至少应该包括5大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2大项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由于基础数据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此次核算没有包含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只计算了环境污染损失。环境污染损失成本包括20多项,此次仅核算了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等10项,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没有涉及。

  潘岳表示,仅仅是十项环境污染损失,就已经占到GDP的3.05%,这是中国为经济发展的环境破坏而付的账。“如果把这些没有核算的内容加进去,可以想象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

  除了污染损失,此次还对治理成本进行了核算。核算表明,2004年全国生产总值GDP为159878亿元,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经虚拟治理成本调整的生产总值为157004亿元,GDP污染扣减指数为1.8%。

  “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而我国“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仅占GDP的1.18%,差距很大。”潘岳说。

  潘岳与邱晓华指出,这些数字再次证明了,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不断增长的GDP数字,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这种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的发展方式虽然起到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今天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资源能源瓶颈时期,不能承受资源衰竭造成的风险。

  据悉,为了配合国家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河北省、辽宁省、安徽省、浙江省、四川省、广东省和海南省十个省(直辖市)开展了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前完成试点工作。

  ■新名词

  环境退化成本:是指目前治理水平下,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功能、人体健康、作物产量等造成的种种损害,又称为污染损失成本。

  虚拟治理成本:是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它不同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污染处理设备投资),通俗地理解是环保设备运行费用,加上设备折旧的费用。(阮晓琴)

  3.05%:经济发展欠下的环境债

  核算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的比例为3.05%。

  3.05%是我们为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退化成本,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绿色GDP就占传统GDP的96.95%呢?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解释说,绿色GDP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广义的GDP不仅要从传统的GDP中扣除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即资源和环境耗减成本;还要从中扣除人文社会部分的虚数,包括家庭服务、犯罪以及对国民福利有负面影响的产业,如烟草行业。

  3.05%,这样的一个数据表明,我们正在为经济发展的环境债而付账。

  1.8%:环保治理的高额成本

  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说,这个数字意味着,要将排放到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全部去除,需要付出的成本占GDP的1.8%。

  潘岳认为,1.8%给我们的启示在于:首先,为环保投资规模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虚拟治理成本1.8%换算为环保投资,大约为当年GDP的6.5%,也就是说如果2004年我们投入了1万亿元,就能基本解决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染的问题。但2004年,我们的实际污染治理投资仅为1900亿元,不到应投入资金的20%。”

  同时,分部门和分地区的虚拟治理成本核算结果,对未来环境污染治理重点、污染物总量配置和加强重点源监控体系建设也给予了进一步的确认。根据42个产业和31个地区的污染扣减指数,还可进行区域和产业环保功能的定位。 (新华社电)

  邱晓华:绿色GDP肯定纳入地方官考核

  □本报记者 阮晓琴

  

  绿色GDP研究如何推动环境治理?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昨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绿色GDP肯定会成为考核地方官的指标。

  据悉,就如何将绿色GDP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我国已有三个省份在进行试点。据介绍,国家环保总局下一步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此外,他们还在研究如何利用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境税收、生态补偿的政策。

  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昨天还表示,环保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开展全国污染普查、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等三项基础性调查工作,以补充本次统计缺憾;并启动全国生态破坏损失调查,为环境退化成本的全面核算奠定基础。“这样,环保总局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确定污染治理重点、规划产业环保功能区、协调区域发展方向,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保行业将迎来巨大商机

  □本报记者 阮晓琴

  

  9月6日,太原煤气化股份公司李先生指着股份公司焦化厂的绿色防尘墙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这堵墙用了上海一所高校的专利,为安装这堵墙,公司花了700万元。

  但更多的公司目前并没有购置环保设备,这也为环保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数据显示,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约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10800亿元(不包括已经发生的投资),占当年GDP的6.8%。当年实际和虚拟治理总成本为3879.8亿元,而实际治理成本(即已安装环保设备的运行费用)只占总成本的26%,可见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欠账较大。

  绿色GDP核算小组公布的数据显示治污重点行业和商机所在。

  从列入核算行业来看,治理成本最高的是电力行业,达到593.5亿元,其实际和虚拟治理成本都列在各行业之首。列总治理成本前2位和前5位的分别是造纸、化工、钢铁和食品加工业,以上4个行业总治理成本的排名与虚拟治理成本基本相同,说明这4个行业的污染治理水平都不高,治理投入缺口较大。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