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伟 制图 |
|
□本报记者 贺建业
9月5日,我国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商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2319.HK)发布了半年报,盈利指标继续领跑中国乳业第一集团。上半年,蒙牛销售收入达75.464亿元,同比增长58.7%;净利润3.434亿元,同比增长39.3%。
虽然只有7年历史,但蒙牛却创造了我国企业成长的“火箭速度”。有研究人士指出,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清晰的产权制度、超前的资本运作、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到位的法治建设和前所未有的激励措施是其成功的“内因”。
蒙牛成立于1999年1月,注册资本100万元。同年8月18日,蒙牛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增加到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发起人是10个自然人。
创业之初,这10位“元老”既是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蒙牛根据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思路,采取“虚拟联合,承包经营”的OEM经营方式,盘活了7.8亿元不良资产。
2002年至2003年,摩根士丹利、鼎晖和英联公司,先后两次共向蒙牛注资6100万美元。随后,蒙牛建立了适合境外资本市场的多层控股投资结构,成为中外合资的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6月10日,蒙牛股票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筹集资金13.74亿港币。
2004年12月,牛根生将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给“老牛专项基金”,蒙牛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也累计达到8000多万元。
在组织架构上,蒙牛形成了“董事会-党委-经营班子”三足鼎立、分工而治的模式。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是党委成员,2名是经营班子成员,有职有权,相互监督。2005年4月,蒙牛设立出资人委员会。每次开完生产经营例会后,还会专门召开“出资人与经营班子沟通会”,讨论重大事项。特别是“老牛专项基金”,当牛根生卸任董事长后,基金的表决权将授予继任者,基金分配权也归继任者,从而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2005年9月27日,牛根生本人决定只当董事长,把总裁之位“拱手相让”。成立6年的蒙牛乳业集团将向全球公开招聘总裁,并开出优厚待遇:高额年薪加不菲的利润分成。
这些公司治理的措施,已经成为了规章制度。授权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年,牛根生在参加电视节目访谈时,主持人问:“对超级女声前三名如何评价?”牛根生说了一句让大家都十分惊讶的话:“我从来没看过这个节目。”蒙牛的法定代表人不看超级女声,与蒙牛的决策机制和授权机制有一定的关系。当时,这个活动是液体奶本部搞起来的,主要的指挥者是这个本部的总经理、蒙牛现任总裁杨文俊。任何一个人只要做好本岗位的工作就行了,不得缺位,更不能越权,这已成为蒙牛的一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