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大跌,国内油价何时降
[□吕青] 2006-09-14 00:00

 

  □吕青

  

  国际原油价格在7月14日创下每桶78.40美元的最高纪录之后,就一路下跌。截至9月13日,纽约市场油价跌至每桶63.76美元,创下今年2月以来的新低,与7月14日相比,目前纽约市场油价已下跌了约18%。而且,下降势头不减。9月4日,福布斯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史蒂夫·福布斯甚至表示,世界原油价格从长远来看会滑落到每桶30美元至35美元之间。

  奇怪的是,在国际油价大跌的情况下,国内油价几乎没有什么反应,这与国际 油价上涨时,国内油价紧随其后连续上涨的表现大相径庭。事实上,自2003年7月以来,只有在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调了国内汽油零售中准价。而这仅有的一次下调价格,也因触动了相关利益集体的利益而遭到诸多质疑。

  可见,在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的背后,活跃着相关利益集体的身影,他们通过对价格决策者施加影响,使我国油价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国际油价涨时接轨,下跌时“错轨”的奇异现象,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方式。

  当然,有关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可以站出来说,国际油价还不稳定,还有很多变数,不妨再等一等、看一看。问题是,在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为何不以这么好的耐心,等一等、看一看再调价?比如,机票燃油附加费在决定提高后不久,国际油价就开始下跌,如果真正有耐心再多等几天,航油价格就不用上调了,燃油附加费自然也不用提高了。

  在跟跌反应迟钝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利益的因素,国际油价下跌,进口原油成本降低,相关利益集团就可以获取更大的差价———这是实实在在地用时间换利润,利润当然都出在公众身上。这暴露出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

  2001年11月份起,我国施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的市场价格。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按月变动幅度超过8%,发改委就可能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后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幅度内制定最终零售价格。

  这一定价机制看起来好像是与国际市场接轨了,但由于中间隔着发改委(行政权力)和两大石油巨头(市场垄断者),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的传导是快慢不一的:两大石油巨头对国际油价上涨的敏感度要远远大于对国际油价下跌的敏感度,更何况它们还有足够的能量去影响另一个重要的“导体”发改委。

  从7月14日至今,正好两个月时间,油价的下跌趋势已非常明显。并且,此次油价下跌有着相当多的因素支持。比如,9月5日,美国宣布在墨西哥湾发现了一个储量可能高达150亿桶的大油田,美国原油储量可能将由此增加50%以上,被称为百年一遇的重大利好;中东局势已趋平稳……这一切都预示着,国际油价在短时间内很难再上涨,在这种情况下,理当尽快降低国内油价———至少也应该有所表示吧。

  石油与许多行业密切相关,顺势降价,不仅有利于普通消费者,也有利于相关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不应因为照顾某些利益集团的“局部利益”而损害大局。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