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催生全球艺术新资源
[■国际动态 □黄亚纪/书麟] 2006-09-18 00:00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殖民主义批判

  欧美艺术圈日渐沉闷,西方人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全球范围内的当代艺术。在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当代艺术被炒得火热的同时,其他地区的当代艺术也备受关注。这一方面与人们迫切希望打破沉闷,寻找新艺术面貌有关;同时也意味着艺术市场全球化加速,那些曾经被边缘化的艺术开始显现出强烈生命力。近几年,欧美曾举办过大量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当代艺术展,近期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在英国Barbican中心展出的热带风潮(Tropicalia),另一个则是在美国旧金山现代美术馆(SFMOMA)的瓦格希·姆图(Wangechi Mutu)个展。

  巴西的艺术运动-Tropicalia

  此次名为“热带风潮(Tropicalia)”的展览,全面展示了1960年代开始的热带风潮(Tropicalia)的面貌。这一风潮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它对于拉丁美洲的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电影、文学都有重大影响。热带风潮(Tropicalia)一词,来自于巴西艺术家海利奥·奥提西卡(Helio Oiticica),他在1967年左右,创造出两件综合装置、录像、摄影的作品———Tropicalia和Eden,作品中甚至使用真实的鹦鹉,表达对于巴西内部政治社会的质疑,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对拉丁美洲的认识发起挑战。艺术家们吸收欧洲的、非洲的、美洲的文化,转而以一种全新的“巴西的形式”表达出来。热带风潮试图反对政治上的专制,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来了一种完全解放的观念,是对自1964年开始动荡不安的巴西社会状况的反思。

  这不禁让人想到去年威尼斯双年展中赛吉·韦加(Sergio Vega)的作品。阿根廷出身的赛吉·韦加,自1990年开始以热带主题作为其创作的主要观念,作品中常常像是自然博物馆中截取出来的热带馆,但有浓厚的工业化、文明与落后、殖民主义等种种讽喻。在去年双年展中,Sergio Vega更将历史性、进化论的话题提出,让大家对于国家强权下的乌托邦重新思考。

  非洲艺术的身体性和认同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展览是在旧金山现代美术馆展出的瓦格希·姆图(Wangechi Mutu)个展,艺术家是1972年出生于肯亚的年轻女性艺术家。姆图运用在胶膜上拼贴、绘画的手法让作品有一股清新的风格。但是姆图对于女性身体的诠释便不是那样的愉快,姆图虽用诗意的手法截取自流行杂志、旅游杂志中对于女性或非洲的影像,却也安静的爆发了一种对于殖民主义、性别和文化认同的批判力量。

  瓦格希·姆图现在以纽约为活动据点,但是因为之前在African Remix中展出,并被萨奇画廊(Saatchi)收藏,在欧洲的艺术市场也小有名气。

  另一名尼日利亚裔,出生于英国却在非洲成长的艺术家尹卡·索尼贝尔(Yinka Shonibare),则是论及非洲当代艺术不可不提的艺术家。索尼贝尔在英国贵族文化和非洲传统文冲击下,运用带有非洲文化色彩的花纹、布料,以及象征欧洲文化的马车等其它要素,传达对于殖民历史的批判观点,尤其其无头的人偶,更是明显指出种族和肤色的议题,让作品更有想象和深度。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