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卖场中的非营利视角
[□姜长城] 2006-09-25 00:00

 

  ———山艺术基金会北京林正空间负责人林正专访

  □姜长城

  

  中国艺术品市场正经历着飞速发展的阶段,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就更加成为其中的焦点,而只有几年发展经历的798艺术区则以其在艺术品市场中的前锋地位成为焦点中的焦点,这里以聚集前卫艺术家和著名画廊而闻名,同时也因越来越多的艺术商业活动而演变成为当代艺术的时尚卖场。山艺术北京林正空间是依托于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的非营利空间,在这个房租天天喊涨的艺术商业区进行着艺术推广计划,这和周边的整体氛围显得与众不同。作为非营利的艺术空间和周边的商业氛围表现出明显的落差,为此,笔者采访了这里的负责人林正。

  立足于学术性的艺术推介

  每一个空间都有它自己的理念或是品牌概念,对于山艺术北京空间来说,林正认为这个品牌的核心还是立足于学术性,“我想没有学术的支撑,一些现象是不会长久的。”林正说,“当初来这边的时候就是想把一些好的艺术品展现给大家看。”山艺术北京空间自成立以来所做的展览和推介的艺术家都是那些在美术史和当前艺术界已有定位的学院派、实力派艺术家,在其中有好多是颇受追捧的四川画派艺术家的作品,如罗中立、艾轩等艺术家。林正讲这有点巧合,因为山艺术很早就开始收藏四川艺术家的作品,而如今市场的爆发是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以后他们还会陆续展出一些四川艺术家的作品。“这里面有好多是艺术家本人都很久没见过的作品,我想这是对艺术家创作的一个很好梳理”。

  在问及对798流行的前卫艺术家的看法,林正表示他自己的接受度还是蛮大的,一些好的前卫作品他也很喜欢。但是有些前卫艺术在图示和符号上有太多雷同的东西,当这些刺激性的符号随时间不再有刺激性的时候,这些艺术就会垮掉。而艺术基金会的收藏是个长期的事情,要将精力更多地投入那些具有真正的艺术质量的作品。

  完善的藏家服务体系

  山艺术北京的展览作品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藏家,林正讲他们会定期给原来的藏家进行藏品的梳理和相关指导,其中包括帮藏家在山艺术的空间中做展览,必要的时候会和相关的美术馆合作,推出大型艺术展览,并且会结合学术出版发行。比如明年林正会引进一些中国台湾艺术家和海外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来自山艺术的藏家。

  而另一方面,山艺术北京还会帮助自己的藏家在中国大陆处理买卖相关事宜。林正介绍道:“我们也会代藏家在这里参加拍卖,因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很方便到这里来。当然其中的一些报酬也可以支持山艺术北京的发展。”在艺术家的选择和推介方面,则由山艺术基金会的专家团体来做评议,给藏家推荐好的藏品规划。

  未来发展方向

  林正的父亲林明哲是著名的收藏家,他曾经说过“收藏是一个家族的事情。”林正认为这个不一定,因为艺术收藏更多的是要带给公众好的艺术,“如果有比我更适合的艺术管理人才愿意加入基金会的运营,我会很愿意把事业交给他。”目前,山艺术北京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支持。年轻的林正希望在未来做些调整,在山艺术北京这里进行一些拓展活动。他并不排斥商业力量介入艺术展览的赞助活动,但前提是不能对展览活动进行过多的干预。

  基金会正日益成为一个广受认可的模式,在艺术品投资经营方面有很多是以私募基金的形式在运营。林正认为这个是个很好的模式,它会成为艺术品市场中的趋势之一。当一个市场走向成熟的时候,专家的作用和地位将会被日益看重,由专业人士主持的基金会将成为众多资金进入艺术品投资和收藏领域的最佳选择。

  投资大鳄巴菲特捐献股份进行慈善事业,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也在寻找更加有效和迅捷的慈善捐助渠道,富豪散财一时之间成为财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可见无论从一个国家、一个产业还是一个机构和个人的整体发展来看,盈利最后都会走向非营利,回馈社会将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山艺术北京空间在做的也正是在帮藏家实现他们对社会的回馈。而就管理运营角度讲,山艺术的藏家服务和对于艺术家的选择与作品梳理的这些举措对于商业性画廊来讲也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