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最后审判
[□冯颖] 2006-09-25 00:00

 

  □冯颖

  

  “如果从背面来看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会是什么样子呢?”在这股渴望改变的冲动的驱使下,缪晓春开启了前卫艺术世界的又一扇大门。在上海当艺术馆刚刚展出了他的这幅作品,现在在北京的空白空间又展示了他的名为“观点·虚拟最后审判”的作品。

  数码制图、透视、冷色调与空白空间的简约格局深度融合,引领观者步入其中,处于被审判者的焦虑与自省状态。展览是由一段7分钟的3D动画为引子的,突破原来二 维的审判场景使整个画面立体跳跃起来,等待宣判的人在无边的云海中焦急地奔跑,喊出“我会去哪?我能去哪?我应去哪……”的忐忑心声。整个展厅内另有二十多幅数码彩印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再现艺术家心中的最后审判。

  虽然整个布局还是依照原作完成的,但在整个创作中艺术家刻意用自己的形象置换了画面中的所有形象。他积极地颠覆了审判者与被审判者的身份、地位,画面关系变得亦是亦非,上天堂与下地狱的或许是同一个人?他还告诉笔者,将所有形体做成类似于大理石的质感,是源于作为雕塑家的米开朗基罗比作为画家的米开朗基罗更让他佩服。于是便突破了壁画的平面,走入了画面中。

  从米开朗基罗的二维壁画到缪晓春的3D动画,再将其“拍摄”成二维静态图。在艺术家完美再现科技艺术的同时,这种批判性的视角所带来的视觉体验绝不亚于中世纪的观者首次看到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时产生的震撼。作为艺术家,有别于艺术史家和批评家的则是他必须将自己的观点赋予他的图像作品中,以给人直观的体验来寻求共鸣。

  “我一直很喜欢大的场面,而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场面够大,人物也够多,便第一个进入了我的视野。近年来经常听到‘审判’二字出现于电视网络等媒体,我们常能听到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人物该被制裁、该被审判,等等。是谁赋予了他们这样的权力?而原画通过变换后,很多地方都起了微妙的变化,甚至还有点‘众生平等’的佛教意味,画面中出现的人物都是面目形体相同的人体,角色单一,取消了他们的身份,上天堂下地狱都是同一个人,人如何能审判自己?审判就变得不可能。”缪晓春这样阐释自己的作品。

  其实目的就是这样简单,图像的任务在于带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当我们处于被审判或自省的状态中时又该怎样破茧而出?希望在即将开幕的新加坡艺术博览会中虚拟的最后审判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