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翀
从去年6月底开始,股市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基金净值也由此平均上涨了60%至70%。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开放式基金持有人通过基金公司主动、频繁的分红以及赎回操作,获得了来自于股改的可观收益;但是,大多数封基持有人直到股改即将全面胜利的今天,受制于封基分红的不积极,仍然没有享受到基金产品代表其参与股改享受到的成果。
“同是基金持有人,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及时享受到了股改成果 ,而封闭式基金持有人还得等待半年以上,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理念。”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副经理胡立峰如是认为。“正是封基对待分红的消极态度,损害了封基的社会形象,从而直接使得基改面临着社会不信任、持有人反感的较大压力,也人为地制造了基改的障碍。”
分红效应立竿见影
到目前为止,嘉实基金旗下的封基产品———基金丰和的分红举措,为通过分红解决基改问题,提供了最好的注脚。8月7日基金丰和公告分红0.1元时,其每份份额价格为0.675元,截至上周五,基金丰和除权价为0.743元,走出了大幅填权行情,累计涨幅达到24.89%,丰和的持有人因分红得到收益,欢欣鼓舞,市场也用实际行动予以积极回应,反映出热烈盼望分红的民意,这种良好的经验,应为其他封基积极吸收,并付诸实践。
目前基改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即是高折价率问题。从历史上看,高折价率与分红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封闭式基金史上最高规模的分红记录发生在2001年,当时分红规模高达160多亿元。此后,由于市场经历了长达4年的熊市,封闭式基金净值长期低于面值,折价率水平也随之不断扩大,平均水平从5%一路扩大到目前的45%,一些大盘基金的折价率水平甚至高达50%,广大封基持有人,既承受了熊市中基金净值下跌的损失,也承受了折价率大幅提高带来的价格损失。也正是因为折价率水平如此之高,使得持有人强烈呼吁封基进行重大改革。
在封闭式基金通过市场回暖实现巨大收益的现时,加之开放式基金展开了风气云涌的分红大潮,封基在推动改革的当口,应该积极、持续、大幅度地分红,方可重塑形象、重树信心,为基改赢得宽松环境,也为封基寻求更多的出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期分红就是一块试金石,经过考验的封基,才是真正的金子,才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同,如果折价率得到有效降低,持有人的态度就会转变,封基不仅有空间辗转腾挪,甚至可能会继续存续下去。反之,则可能逼迫持有人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措施,到时,市场各方都难免感到被动和失望,和谐基金业的目标也大打折扣。
封闭式基金大有可为
坦率地说,近几年国际基金市场的发展已经充分揭示出开放式基金的一些固有弱点,相比之下,封闭式基金其实大有可为。开放式基金自推出之初,就难以避免管理规模的陡然爆增爆减,虽然投资者进出自由,但在此过程中基金产品的投资组合却受到很大伤害。一些投资者认为,在充分保障持有人利益的基础上,应尽量避免因投资者的自由进出伤害基金的投资组合并影响其盈利水平,因此,不如固定一个管理规模,避免流动性麻烦,进行长期投资。
胡立峰指出,基改是一项综合工程,其终极目标,是把封基整体打造成约束到位、内控严密的基金品种。在这个过程中,分红的作用必须得以充分强调,因此,除了有关部门提出的“月月分、季季分、年年分”的思路外,还应明确规定封基分红的比例,甚至要求封基实现了一定水平的盈利,就应将利润全部进行分红。在条件成熟时,对封基管理费结构进行调整,现行按净值1.5%提取管理费的费率标准,可以拆分为1%和0.5%两块,1%这块与净值挂钩,0.5%这块与分红挂钩。
总而言之,分红是现阶段基改各个方案中成本最小,社会效益最大,且可操作性最高的办法,是一种非常容易取得突破的办法。从基金公司的角度说,应抓住中秋、国庆和春节的机会,在明年4月份前扎扎实实搞几次“节日红包”形式的分红活动,基金公司可能会因此损失一点点管理费,但却会赢得更好的社会形象,为封闭式基金基改赢得主动权,为基改营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建设和谐的封闭式基金委托代理关系,实现共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