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王德华
上周末,印度国内在吸引投资战略的一项核心内容上分歧加深。一些人敦促政府对提供税收优惠的新经济特区加以限制,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也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表示支持。
索尼娅·甘地上周六演讲时指出,农民正在因经济特区而毫无必要地失去家园。迄今为止,印度已有150个经济特区项目正式获批,另有117个获得“原则批准”。索尼娅·甘地对印度政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她对印度各邦的 首席部长说:“基本的农业用地一般不应转为非农业用途,并且,即使是因无法避免的原因这么做,这种情形也不应当威胁到农业的前途。”目前,国大党是印度各邦的执政党。
自今年2月印度通过了《经济特区法案》后,数百家企业争相行动,意图利用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这使得印度财政部、中央银行乃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惊愕不已。
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建立了经济特区,其中中国的经济特区最为引人注目。然而印度的批评人士宣称,经济特区只是通过提供扭曲性的激励措施而非建设根本的竞争力来吸引投资,这可能延误整个经济领域的真正改革。
笔者认为,印度的经济特区概念和中国的特区概念还是有差别的,更确切地说,印度目前的经济特区是在原来的“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作的一些政策修补,在税收和审批政策上面,这是更宽松的做法。与中国的经济特区相比,印度的经济特区发展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裹足不前。
印度经济特区发展滞后主要是由其三大先天不足造成的。首先表现在规模比较小。拟议的经济特区项目不太可能帮助制造企业获得规模效应,因为267个经济特区项目中,有133个项目占地不足1平方公里。这些经济特区的平均面积仅为4.2平方公里。
其次表现在效率上。我曾参观一家设在德里郊区的诺伊达经济特区,那里日本企业的负责人为印度特区办事效率的低下伤透脑筋。
第三表现在用工制度上。根据现行法律,雇员超过100人的公司如要解雇工人,须得到邦政府的批准。尽管今年开始印度政府计划允许国内29个邦绕过印度严格的劳工法规,创建经济特区,但事实证明这一门槛还是很难绕过,在古尔岗的一家日资企业几度遭遇工人罢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可以说,封闭心态是制约印度经济特区发展的根本因素。印度有媒体指出,印度经济特区之所以小,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建大,而是政府缺乏诚意建大,因为政府骨子里对外资还是采取限制政策的,各地之所以大建特建小型经济特区,其目的不是为了引资,而是为了骗税。因此印度经济特区要想发挥中国经济特区那样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南亚中亚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