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伟:行业整合才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 李雁争] 2006-09-29 00:00

 

  赵志伟
  ———访中国金融在线CEO

  □本报记者 李雁争

  

  中国金融在线(NASDAQ:JRJC)(简称C.F.O)创建于1999年8月,2004年10月15日成功登陆美国NASDAQ。目前,C.F.O旗下有金融界网站、深圳巨灵、证券之星三个子品牌。

  不过,中国金融在线CEO赵志伟却与大多数IT公司CEO不一样。在接手金融界的14个月里,他一直低调行事,其掌管的金融界也随之淡出了公众视野。今年7月和8月,金融界先后收购了深圳巨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证券之星,其在业内的霸主地位已经基本确立,这时的赵志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2006年9月的一个下午,在其位于北京国际企业大厦9层的办公室里,赵志伟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的专访,首次披露了金融界在过去一年的三个转变。

  从创业公司到上市公司

  上海证券报:你接手时的金融界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上市,这个背景留给你的超越空间还有多少?

  赵志伟:金融界的资本运作非常成功,但是此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这正好留给我们一个调整的机会,完成一个从创业公司到上市公司的真正转变。

  上海证券报:有人说是你把领袖文化转变成制度文化,是这样的吗?

  赵志伟:我的前任宁君是一个领袖人物,当时公司的文化也是领袖文化。但当我们是一个上市公司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所幸的是,目前我们的调整基本已经到位,现在大家对未来发展、公司文化的认识相当统一。

  上海证券报:一些做内容的高管先后加入了金融界,意味着什么?金融界对广告收入和软件销售收入的平衡将怎么掌握?

  赵志伟:从宁君开始,中国金融在线就开始做股市的分析软件,公司一直是把自己的网站当成一个销售的平台。但是随着金融界影响力的扩大,媒体的功能也随之加强,我们希望把它做成国内最好的金融网站。所以说,金融界加强内容业务和销售业务的发展并不矛盾。

  还处于产业链“初级”阶段

  上海证券报:今年第一季度,金融界的净利润为9.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2%;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为44.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6%。作为CEO,你怎么看待你上任后的业绩?

  赵志伟:公司的业绩一直和中国证券市场相关。此前A股市场经历了漫长的熊市。至于金融界的业绩为什么没有和中国的证券市场同步回升,这里有一个会计准则的问题。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我们目前的软件销售收入在十二个月内均摊,因此业绩上有一定的延期。所以我们今年前两个季度的业绩下降,实际上较多的受前一年的影响。近几个月来,金融界的的销售额已经出现了回升。这些将会在未来的报表上得到体现。

  上海证券报:既然大环境变了,以前的赢利模式还适用吗,未来的增长点会在哪儿?

  赵志伟:在金融服务这个大行业中,我们只是做了软件工具和信息资讯,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在整个产业链中,它还是很初级的,随着进一步发展,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有效的业务模式。

  从行为低调到业内霸主

  上海证券报:前一段时间,金融界斥资900万美元,先后收购了深圳巨灵和证券之星,这样的大手笔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对公司的发展可以起到哪些促进作用?

  赵志伟:我们的财经信息数据库是外购的,而我们所有的产品又是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上。一旦出现问题,我们给客户的服务就要中断。因此,从规避风险的角度,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我们必须购买一家专门做金融财经数据库的公司。于是就找到了深圳巨灵,它有很好的基础,还有大量的机构客户。因此,金融界凭借这样一个机会,不但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还直接进入了机构市场。

  而购买证券之星则主要出于市场整合的需要。金融界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北方;而证券之星位于上海,它的客户也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收购完成后,半数以上中国最活跃的股民都成了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市场地位已经初步确立。

  两次收购后,我们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都有了根据地。这个布局对公司的发展很有好处。

  上海证券报:在一口气吃下两个公司后,中国金融在线将怎么消化?

  赵志伟:考虑到受众的喜好不同,我将把三个品牌同时保留。三个公司协同作战。比如说道琼斯,它的旗下有一百多个品牌,每个品牌都是所在的细分市场中的领军公司,我觉得中国金融在线也会是这样的模式。

  上海证券报:这个类比是不是意味着中国金融在线有进一步的收购计划?

  赵志伟:长期来看,我们收购巨灵和证券之星只是一个开始,公司真正发展起来需要很多次整合。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进入了整合阶段,金融界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竞争优势。

  三大巨头探路

  中国金融信息服务业

  □本报记者 李雁争

  

  金融信息服务业———这个至今还是刚刚萌芽的产业,正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成为国际投资者最看好的产业。

  国际经验证明,金融与信息业几乎是同义词。据调查,在美国出售的电子信息约有50%是为证券交易、商品买卖服务的金融信息。

  由于我们的证券市场刚刚复苏,银行业还没有完全开放,中国的金融信息服务业并没有开始大规模发展,但是,国际知名的三大巨头———路透、道琼斯、布隆伯格已经悉数开始了在中国的探路。

  路透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倩茵曾表示,我们对路透(中国)的预期,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预期。目前市场各方普遍认为10年以后的中国内地金融市场至少要超越香港市场,甚至可能会和东京市场相匹敌。到时如果对这个预期实现了,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将不言自明。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