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禹刚
一个是中国信用评级业硕果仅存、也是最有价值的本土品牌之一,一个是国际三大评级巨头之一,两者的联姻令业界思索良多——未来会诞生一个中国土地、像穆迪一样有名的品牌,还是会最终沦落为又一个国际品牌敲开中国资本市场大门的敲门砖?
中国评级业一路走来,十多年的发展一直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呼应,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债券的发行曾在当时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达到一个“黄金时期”,在 债券市场的催生下,各种主管部门下都纷纷设立了评级公司,最多时达到了90多家。
但随后债券市场由于政策原因突然萎靡,评级公司陷入恶性竞争。但换个角度看,市场的机会也孕育在此。
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正在经历着巨大发展前的蛰伏。市场已经有公司债、可转债、金融机构债、结构融资和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工具,这些都需要评级公司发表评级意见。未来的公司债、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更是大有用武之地。
由于监管层尚不允许外资评级机构独资进入内地市场,这给了本土评级机构一个宝贵的发展机遇。但这个市场同时也受到全球三大评级巨头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的强烈关注和小心试探。
但在市场随时可能放开、三巨头纷纷接触国内评级机构的背景下,中诚信陷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境况。合作抢占竞争先机是必须的途径,只不过,如果保护好这么多年来打造的品牌,想必也是毛振华一直思索的“To Be or Not To Be”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