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山专作品 |
|
———艺术市场资深专家龚继遂先生专访 从2005年秋季开始,艺术市场中几个流行关键词大概是集中在“盘整”、“泡沫”、“当代艺术”这些词汇上,一批藏家突然开始顿悟式的谨慎,另一批则前赴后继地制造新的热点和眼球效应,而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资本涌入和随之而来的运作方式多元化,这无疑也给传统的收藏模式带来冲击,那么就当代艺术而言:为什么当代艺术会成为飙升股和热门资源?在国际市场上是怎样的情况?资金涌入的驱动是什么?怎么看待资金带来的冲击?记者专访了业内资深专家、具有学术和实务双重经验的国际级专家龚继遂先生。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热,龚先生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构成了现在的状况:一是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也就是大气候带动了国际舆论界、艺术收藏界对中国的关注,这其中包括社会状况、文化传统。而中国当代艺术是社会转型期这个过程里面各种矛盾冲突通过艺术形式借以表达的结果,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二点是近2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前卫艺术持续发展,它的艺术语言、艺术质量,包括它的原创性和艺术家的个性表达形式逐渐成熟并获得承认。一方面,艺术家有自己艺术语言的探索和成熟过程;另一方面,即使是艺术家达到了一些成就和造诣,也需要批评界、博物馆和收藏界有个认识过程,这两点必须同步协调,到达一定程度后便会形成相应的收藏和投资行为。
第三点则是因为国外资金的早期介入和筛选,尤其是当代艺术逐步从学术性展览过度到大型博物馆的展览。如早年的前卫艺术展览都是在各大学举办,而现在则逐步进入博物馆,如徐冰的展览、蔡国强的展览都逐步进入美国国家博物馆系统的费尔画廊、弗利尔画廊,而明年将在古根海姆举办蔡国强的大型回顾展。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进入主流博物馆而不再仅仅是一个学术现象,这是因为通过境外收藏,使中国当代艺术有了一定的实物作为研究基础,加上策展人不断推荐,使它逐渐进入美国公众的视野。目前作品价格比较高的画家张晓刚,是因为他是在《纽约时报》上做过个人专题报道的唯一中国画家。这说明,中国艺术家都是先要进入美国的主流媒体和主流博物馆的视野之后,才会逐渐得到美国收藏界的承认。
龚先生认为最后一个原因是由于国内的宽松政策导致了国内收藏群落出现,而国内资金的大量介入,在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前卫艺术品上,形成了与国外资金竞购的局面。由于以上这四个原因,导致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一个热点,但是远远谈不上万众瞩目、万人争购的现象,只不过比以前的冷落好多了,它已经可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类了。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热度,龚继遂说:“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市场状况,我认为可以观察与中国当代艺术平行的一些现象,比如印度当代艺术也形成了很大规模的市场。”龚先生介绍,以前,西方艺术品拍卖场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俄罗斯当代绘画,甚至是俄罗斯近现代绘画都极少,苏富比、佳士得的俄国部门主要拍卖的是圣像、银器和一些并不太重要的工艺品。这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艺术品没有流入到欧美艺术品市场上去。现在俄罗斯的绘画在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中形成了很大的专场,其拍卖金额远大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成交金额。现在由于冷战之后多元化的格局,由于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信息交流,多元文化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个地区的独特艺术品都受到国际艺术市场的关注。近期,一些传统的已经早有市场的原始艺术品价格在欧美市场都有大幅的提升。龚先生说:“目前的国际市场上,中国艺术品并不是一枝独秀,但中国艺术品的确是一个表现很突出的门类,特别是中国的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