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将在和谐社会的航道上前行
[□主持人:邹民生 乐嘉春□刘学军] 2006-10-09 00:00

 

  杨英杰

  经济学博士,中央党校副教授,财经杂文作者,本报特约供稿人。

  □主持人:邹民生 乐嘉春

  改革开放28年,中国经济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进入深水区,现在已经不能再用试错的方法来探测前行的道路了。那样做,不仅成本很高,而且风险极大。下一步,中国经济需要在新的航道中前行。新的航道在哪里?航标又在哪里?这是需要有更大的社会视野、更深的历史意识、更全面的战略思维,需要有超越的胸怀与创新的勇气来界定的。而和谐社会的愿景,存续中华文化传统,更兼全球战略意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值得研究。

  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在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

  主持人:上个月底,我们在北京就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道路与走向等问题,与有关人士进行了对话。这两天,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在北京召开。据报道,这次会议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此前,我们也曾经就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问题交换过意见。现在,六中全会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主要审议内容,这对下一步中国经济的走向会有什么影响?

  

  杨英杰:六中全会正在进行之中,有关详细内容要等闭幕以后才能悉知。不过正像你说的那样,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经济问题,我们曾经交流过看法。对于和谐社会的提法,其实前两年就有了,大家并不陌生,因此这方面的探讨在各个层面都有涉及。正好这两年经济界在反思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家对此有比较多的讨论并不奇怪。

  我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这场讨论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那就是中国社会现在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期。这话怎么说呢?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和相关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发展到1000至3000美元时,可能会出现贫富加大、两极分化加剧、失业人口激增、社会矛盾激化等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与倒退。

  中国是在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的,去年达到了1700美元。应该说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用亚洲开发银行一位经济学家的话说,如果不采取缓解措施,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现在,经济社会不和谐现象已有所显现,例如,环境问题、就业问题、分配问题、公共服务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等,都是民众关心的热点。因此,现在提出和谐社会的理念,仅从经济的角度看,就有很深的含义。它将影响,而且事实上已经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了。而这些重大的政策调整对投资界意味着什么是可想而知的。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持人:显然,按照中国社会目前的运作方式,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构建和谐社会将成为全社会谈论的焦点。那么,从经济的角度看,怎样来理解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呢?

  

  杨英杰:我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与实践,不只是一段时间的事,它将是相当长的时期内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实践。尽管我们这次对话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粗略地探讨这个话题,但构建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小课题,决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影响中国社会各方面进程的重大历史命题。因此,只有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才能看清它的意义。而对经济界特别是投资界来讲,只有换一副眼光,才能在未来的决策中,看准方向。

  刚才,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是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融入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如何更好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指导中国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和平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应该说,现在提出这样的社会愿景正是时候。

  从经济的角度看,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如胡锦涛指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认为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社会就一定和谐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没有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只能是空想,没有社会的和谐,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是实现手段,和谐社会是最终目标。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以社会的紧张和激烈冲突为代价实现经济的暂时发展,就必须关注和谐经济。

  和谐经济是要使经济发展诸要素之间形成和谐关系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你在这里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和谐经济”。其内涵是什么?在这方面,目前中国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杨英杰:所谓和谐经济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良性互动的关系。一般说来,在制度和技术不变的较短时期内,决定经济发展的要素主要有三个,即劳动、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三种要素之间,主要有两个矛盾:劳动、资本与土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说过:“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制约。”恩格斯也曾谆谆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主要存在于人对自然的“竭泽而渔”式的使用方式上。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观念的落后及生产手段的不发达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或者破坏性开发。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土地荒漠化面积的不断增加,江河湖泊的污染乃至断流、干涸,都是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表现。

  前些日子,由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估计,中国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报告还指出,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尽管这些数据是初步的,并不很准确,但我们已能看出以环境污染和破坏为代价发展经济的不可持续性。

  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的发展方式虽然起到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在今天,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资源能源瓶颈时期,已经不能承受资源衰竭造成的风险。解决好我国目前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瓶颈问题,除了积极开发可再生型替代能源外,对现有资源的高效率使用,通过政策手段和适当的行政手段抑制高能耗、高污染类企业上马也是有效的渠道,有利于缓解目前的资源瓶颈约束。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是一项有效的措施,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资源、资本与劳动的和谐

  主持人:确实,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付出的环境与社会代价也是很高的。除此之外,在收入分配方面,在劳资关系方面,出现的差距与矛盾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你怎么看?

  

  杨英杰:自从资本问世以来,它与劳动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劳动和资本分别是劳动者和资本拥有者获取收入的不同方式,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之实质是劳动者和资本拥有者之间的矛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必须依附于资本才能获得劳动力价值,劳动者离不开资本拥有者;同样,资本必须依靠劳动才能赚取利润,资本拥有者也离不开劳动者。

  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基本内涵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由此决定了劳动资本之间的矛盾将会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这一矛盾已不具有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对抗性特征。

  劳动与资本矛盾的程度可以通过双方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比例直观地显示出来。据统计,美国在1870~1984年期间的114年中,劳动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劳动收入所占比重由50%升至70%以上;资本要素收入所占比重降至20%以下。

  英国在1860~1984年的124年中,劳动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劳动收入所占比重由45%升至70%左右;资本要素所占比重由36%降至20%左右。也就是说,在英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资本要素收入也始终占小头。之所以如此,并不是资本要素所有者更为仁慈,而是人力资本提升推动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更为突出的作用,由此,劳动者收入得以不断增加。

  我国的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劳动者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1年为15.3%,1996年为13%,2000年下降到12%,2004年为12%,2005年下降到11%。这一现象说明了资本相对于劳动来说仍具有较高的稀缺性,也说明了人力资本水平不高,这与我国劳动力供给无限且人力资本投入相对不足的事实相符。

  由此,资本对于劳动处于强势地位及随之而来的资本对劳动的某种程度上的压迫所导致的劳资冲突已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诸多研究表明,我国国企产权的变化使得劳资双方的利益鸿沟正在扩大;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冲突日益表面化,劳方不得不屈服于资方的事情屡见不鲜;私营企业劳资矛盾冲突中,劳方基本处于劣势地位。在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资本与劳动的和谐。

  利用政治优势协调劳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

  主持人:你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资本与劳动的和谐。那么,如何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协调劳资关系以实现社会和谐呢?

  

  杨英杰: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劳资和谐有助于提高生产率。一项针对美国、英国等15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生产率增长的经验研究表明,工人的权利(包括集体讨价还价的权利,就业保护和收入安全)会促进生产率的增长,合作性的劳资关系使工人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和组织创新作出积极的贡献。

  另有研究表明,雇员参与式的管理能提高生产率。发展中国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也说明了劳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未能通过提高物质资本积累获得普遍和长期的经济增长,原因在于它们在提高物质资本存量的同时,没有注重提高其人均人力资本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协调劳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优势,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缓和劳资矛盾的经验,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利用经济手段并辅以一定的行政手段,结合制度创新实现劳资和谐。如通过累进税对高收入者征税;利用行政和立法手段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率,逐步把社会保障体系推广到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实行职工持股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实行劳资平等共决的企业组织制度等。

  其次,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劳资和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自然资源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技术进步支撑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改变目前的低工资陷阱,这也必然有助于实现劳资和谐。

  第三,充分利用行之有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我国已开始建立由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雇主组织组成的三方协调机制;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仲裁、劳动司法、劳动诉讼制度;等等。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经济的建设构成其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劳资关系的和谐,则是发展和谐经济的重要两个方面。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

  □刘学军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和精神。《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道德经》所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均为这种理念与精神的例证。可见,“和谐”是以不同的声调、颜色等要素的存在为基本前提的,是不同声调、颜色等“发而皆中节”所构成的协调状态,表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社会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把和谐引入社会领域,意指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要素间的协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显然,这里也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性内蕴,包括国家权力对社会利益权威性配置的和谐、规则的和谐、利益配置结果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生活状态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多方面内容。

  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文以化成。在中国的文字学中,“文”指线条的交错,“化”是“回首从人”,意为“引导人从善”。由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分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将和谐文化视为不同利益群体在思想观念和心理意识上的协调状态,是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之善的判断和审美“发而皆中节”的不同但又有和的状态。

  实现社会的和谐需要诸多条件,例如制度的约束、法律的规范、道德的自律、人的素质的提高等等。在诸多条件中,和谐文化的存在非常重要,正是它给予一定社会中的人以善的价值指引,使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的关系问题上能够自觉地求和,它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和隐性结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总是力图构建一种和谐的文化,以便从人们的内心深处给出一种价值标准,使这种标准内化为一种强大的自省力和约束力,在人们依据这种标准做出某种行为的时候,能够“发而皆中节”,保持社会的和谐态。

  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和谐文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审慎稳妥地进行。在主导文化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要努力根据时代变化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使主导文化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不同利益群体共同认定的价值取向和善恶美丑等等的判断标准。在其他方面,必须考虑到不同群体的人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采取不同群体的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主导文化、本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有机统一起来,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真正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内化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在这方面,我们执政集团必须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否则无法完成构建和谐文化的历史任务。

  此外,文化建设还必须同“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这里所说的环境,不是一般的自然环境,而是和谐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满足各群体的利益诉求,形成各利益群体共同认定的文化所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基础。要坚决地把反腐败斗争长期进行下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们感到这个社会和这个执政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的确符合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判断准则。这样,我们所构建的和谐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内心的自觉追求,和谐文化才能最终在全社会建立起来。

  (作者为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看点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和相关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发展到1000至3000美元时,可能会出现贫富加大、失业人口激增、社会矛盾激化等种种社会经济问题。中国是在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的。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现在,经济社会不和谐现象已有所显现。因此提出和谐社会的理念,仅从经济的角度看,就有很深的含义。而这些重大的政策调整对投资界意味着什么是可想而知的。

  

  ●所谓和谐经济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良性互动的关系。一般说来,在制度和技术不变的较短时期内,决定经济发展的要素主要有三个,即劳动、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三种要素之间,主要有两个矛盾:劳动、资本与土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中国目前这三方面的矛盾是有所加剧的。

  

  ●资本对于劳动处于强势地位及随之而来的资本对劳动的某种程度上的压迫所导致的劳资冲突,已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诸多研究表明,我国国企产权的变化使得劳资双方的利益鸿沟正在扩大;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冲突日益表面化,劳方不得不屈服于资方的事情屡见不鲜;私营企业劳资矛盾冲突中,劳方基本处于劣势地位。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经济的建设构成其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劳资关系的和谐,则是发展和谐经济的重要的两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协调劳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优势,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缓和劳资矛盾的经验,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编余

  英杰在中央党校工作。他的位置有点特别,一是因为学员特别,绝大多数都是一线的领导,或者将要上一线的干部,因此都是对现实情况了解、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感受的人士;二是他本人喜好研究经济理论,又经常琢磨现实问题。这就使我们有机会时常就读者关心的热点话题与他交流看法。

  去年年末,我们在北京和他谈起过经济界正在进行的一场讨论。他谈了不少有意思的想法。特别是关于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需要理论指导的问题,我们谈的比较多。他的思路开阔,所言涉及哲学、历史、文化。这半年多来,他对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投入了不少精力。

  在本次对话中,他提出一个“和谐经济”的概念,并帮助我们联络党校的其他专家,研究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和谐政治的关系。这都是我们在探索前行道路时,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相信即便是从事金融领域技术性工作的人士,也会关心这些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投资策略的根本方向,谁会忽略呢?

  ———亚夫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