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华
面对由国家环保总局等国务院七部委组成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在专题汇报会上表示,“在六盘水境内没有任何煤化工企业”;“水源保护区也没有任何工业企业”。
据报道,当督查组再次询问六盘水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时,叶大川副市长显得有些不耐烦,说:“水源地没有一家污染企业,不能因为没有就随便抓一家啊?”但督查组在调查后发现,六盘水野 马寨发电厂未履行相关程序擅自开工建设投产,不少矿区存在水污染隐患,有些甚至已经污染了饮用水源。
当众说谎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然而,一些官员在说谎时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令人吃惊。与一般老百姓不同,官员说谎的危害非常大,因为他们的谎言将影响到公共利益,影响到公民的福祉。因而,诚信、诚实从古至今都被认为是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人们相信,只有诚信的官员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为公众谋福利。
现在,一些官员为何敢于屡屡这样说谎,甚至当众说谎呢?在我们目前诚信基础尚且脆弱的今天,探讨这个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六盘水市这位副市长来说吧,他当众说谎的背后实际上有来自组织的支持,即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体“共识”,因为这位副市长所说的话,与六盘水市政府提供的相关材料是相符合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是这位副市长,换了另外的官员,也很可能如此说谎。
在官员说谎的背后,暴露出来的其实是官场上存在的一种顽疾。《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一书,引用李真的话说:“不懂得如何说谎的人,就不懂得如何升迁。造假是一个省力、快捷获取权力的好办法。”这种说法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比如,五毒书记张二江,靠说谎和浮夸平步青云。甚至在1999年《半月谈》、《人民日报》、央视焦点访谈连续揭露其弄虚作假的真相后,张二江依然得以在两年后调任天门市担任市委书记。
由于问责机制缺位,官员说谎、弄虚作假很难受到惩处,这使得官员们有恃无恐,以至于民间传出了“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顺口溜(《广州日报》2004年6月27日)。长此以往,便导致了说谎的蔓延,并使说谎行为从单纯的个人行为,演变成了集体行为,一些地方政府在统计数据中注水即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国家统计局前局长李德水曾指出,地方与中央政府的统计数据存在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没有对弄虚作假的地方官员动真格。
官员敢于当众说谎的另一个原因是,不仅说谎遭到问责的几率很低,谎言被上级发现或揭穿的几率也非常低。这次,六盘水市副市长当着国务院督查组说谎,倘若督查组就此相信,不再进行实地调查,谎言可能就此成真。倘若所有的督查组或上级有关部门,都像国务院督查组那样认真进行检查,官员的谎言被揭穿的概率就大大提高,这将能大大降低官员说谎得逞的成功率,官员说谎的动力将被削弱大半。
因而,官员说谎泛滥成灾,一方面是由于上级有关部门检查、监督不够认真、严谨,谎言很容易蒙混过关,另一方面是由于问责缺位。倘若针对这两点同时进行治理,官员说谎成性的状况,就能很快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