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美元追捧 工行国际超额认购有望冲击20倍
[□本报记者 唐昆 苗燕] 2006-10-14 00:00

 

  □本报记者 唐昆 苗燕

  

  仅在亚洲领域,工行就受到了千亿美元的追捧,分析师认为超额认购有望突破20倍。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2006年10月9日正式开始,截至2006年10月12日,工行国际路演团队在香港、新加坡和迪拜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欢迎,在短短的四天中,国际配售部分即获得了超过1200亿美元的认购,创造了约13~14倍的超额认购倍数。

  庞大的工行发行在前四天的亚洲路演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足不出亚洲,国际配售部分的股票即已获如此高倍数的超额认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

  该人士认为,这一现象除了说明投资者对工行的认可外,也说明了中国经济乃至亚洲经济的发展对国际投资者极具吸引力,国际投资者的区域分布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亚洲投资者的势力日益成长。中国和亚洲在未来的国际资本市场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昨日,工行国际配售进入第5日,据一位市场人士猜测,机构投资者的认购金额应该已经超过1700亿美元。而根据回拨机制,如果公开发售部分获得100倍认购,那么公开发售比例将由5%增至20%,公众投资者的范围由此可以扩充到700万人。

  虽然是否一人一手尚无定论,但是工行已经宣布,16日起香港市民可以采用白表形式电子认购,申请者可于招股首天起申请,有关服务将会24小时运作,申请截止时间为招股最后一日的上午11时30分。

  近六年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1.86%

  □本报记者 唐昆 苗燕

  

  今年上半年,工行资产总额达到70555亿元、较2005年增长9.3%,贷款总额为34611亿元、比年初增加约1711亿元,净利润超过250亿元。与此同时,2006年中期工行的不良贷款率由去年年末的4.69%下降到4.10%,特别是1999年1月1日以后新发贷款不良率仅为1.86%,处于国内可比银行的较低水平。

  事实上,工行自上个世纪90年代即着手加快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步伐。陆续完成了推行全行风险管理汇报体系、建立分层次流动性储备、引入企业风险管理框架(COSO ERM 框架)、完备信用评级体系以及启动内部评级法(IRB)风险管理工程等多项工作。

  分析师认为,工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已经走在同行业的前列,该行发展能够经受住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的考验。

  工行目前的风险管理架构由董事会、总行和分行三个层面构成,并且于2006年7月设立首席风险官一职。董事会负责本行风险管理战略及政策的最后审批,对全行的风险管理承担最终责任。

  据记者观察,在总行层面,工行风险管理由行长杨凯生全面监督,信贷业务由首席风险官魏国雄与主管信用风险管理的副行长进行双签审批,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的主席均由工行独立董事、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先生担任。

  此外,工行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体系,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科技系统,实现了对信用业务和风险管理运营的监控管理。自2003开始,工行陆续运用了与公司银行业务相关的CM2002系统,监控行内关注类客户的特别关注客户信息系统(CIIS)。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