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建军
尽管为增加武广“提租”争得不可开交,但从事态发展来看,鄂武商两大股东都为各自留下了回旋余地。
在银泰昨天公布的撤销4月份发出的收购报告书公告中,由于华汉投资对武汉银泰出资方式的改变,导致银泰方面持股鄂武商比例少于武汉国资而降为第二大股东。武汉华汉出资方式的改变显然对银泰是不利的,但这一改革的前提是需征得绝对控股武汉银泰的银泰方面同意才行。由此可见,退出股东排位的较劲是 银泰方面的主动行为。
对于银泰方面的“示好”,武汉国资似乎也含蓄地予以回应。按武汉国资的说法,武广“提租”议案对其影响最大。因而,由它出面提请法院判令股东大会召开不合法才最为当仁不让。但现在出面的却是持股鄂武商仅3.02%的天泽控股。虽然与天泽控股是一致行动人,但其起诉并不能说就是武汉国资在当原告。事实上,由天泽控股“出头”,可以找到银泰曾提出罢免其所派董事结下的“宿怨”。这样就把纷争控制在了银泰和天泽控股之间,武汉国资可以抽身避免陷入某种僵局。
其实,武汉国资和银泰双方都明白,事情搞僵了谁都没好处。对武汉国资而言,武广“提租”议案的通过,意味着它符合多数股东的利益诉求。因此,武汉国资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督促落实这个议案。否则,很容易招致侵害股东利益的名声,在下一步与银泰的博弈中落入不利境地;从银泰方面讲,“提租”议案实际上是尝试介入鄂武商经营层面的敲门砖,闹僵了多少会打乱其既定的战略步骤。
虽然各自都留下了回旋余地,现在的问题是谁有智慧让这两大股东重新坐到一起。全体股东价值最大化是董事会的职责所在。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鄂武商董事长的王冬生或许将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