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上市四大悬念待破解
[] 2006-10-20 00:00

 

  ■在线视频访谈·理财总动员

  嘉宾精彩观点摘要

  ● 对比中行,目前工行的发行价定得比较合理

  ● 工行上市不会像中行那样高开,可能平稳向上

  ● 工行H股—A股将存在一定溢价,但趋同是趋势

  ● 工行非银业务还比较小,潜力远远未得到发挥

  ● 按发行价计算,工行A股市值占整个市值的16%

  ●主持人:上海证券报 张勇军

  ●访谈嘉宾:佘闵华———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金融行业研究员

  首日上市表现会比较平稳

  主持人:工行以3.12元发行,这个价格定得如何?上市后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

  嘉宾:这一发行价格大约相当于工行2006年末每股净资产的2.23倍左右,比较工行和中行的市场地位、客户基础、经营网络,我认为目前工行的发行价定得比较合理,兼顾了A股和H股的银行股定价基础,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是比较适合的价格。

  从传统经验看,A股市场有很多不成熟的因素,许多新股上市当天会有很多炒作因素。不过投资者的行为目前也逐步趋于理性,就我判断,工行上市后的第一天的开盘价格不会像中行上市时那样高,平稳向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主持人:您认为A+H同步上市后,两地的工行股价走势会不会保持一致?

  嘉宾:目前,中行和招行的H股都较A股有一定的溢价,工行上市以后也很可能会出现这一现象,由于两地的A股和H股市场在投资者行为模式和市场的承受程度等各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要使两地的股价绝对一致,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但逐步趋同是一个趋势。

  规模优势带来规模效益

  主持人:您对工行的基本面是如何判断的?

  嘉宾:工行是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超过了7万亿,存款超过了6万亿,资产规模大带来了规模效益,特别是在银行业,规模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在大规模技术投入上的分摊成本比较低。

  工行的资产规模大,客户资源的丰富,不仅带给它坚实的存贷款业务的基础,而且随着盈利模式的改进,可以给它带来相关中间业务的收入,譬如短期融资券发行业务、资金托管的业务等。从个人客户来看,工行有1.5亿的国内客户,1.8万个营业网点,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内银行,庞大的网点基础,特别是在城市地区非常密集,这方面可以带来业务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带给它更多交叉销售的机会。规模优势为它未来收入结构的改善,为盈利不断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主持人:工行在综合经营领域和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嘉宾:工行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定的混业经营的架构,但受到分业监管体制限制,市场份额目前还是比较小,非银行业务这一块盈利还很低,可以说工行在这一块的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但是随着未来银行收入结构的提升,国内银行综合经营的步伐逐步加快,工行凭借优质的客户资源和网络优势,会为其综合经营的开展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下转C2版)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订阅上证报 送价值150元《证券大智慧》

上海证券报版面查询
 



电子版全文检索入口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