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 |
|
□特约撰稿 王晓平
今年年初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和OTC询价交易方式,新市场机制有力激活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为中国外汇市场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创造了条件。虽然没有具体量化数据,但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可以肯定,目前以OTC交易方式成交的交易量远远超过撮合市场,且占比呈继续扩大态势。日臻完善的交易渠道为营造一个活跃的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市场走势看,人民币汇率呈现加速升值和双边波动加大的趋势。
毫无疑问,不断创出新高的贸易顺差使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增大。最近海关总署公布了我国9月份外贸进出口的最新数据,8、9月份的贸易顺差为自1998年以来单月最高和次高贸易顺差纪录。并且我国贸易顺差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并呈逐年扩大态势。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3%;中欧贸易顺差为70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9.1%。
这也直接导致了不断的双边贸易摩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称,中国等拥有大量经常帐盈余的新兴市场国家,应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允许本国货币自由地波动,以降低全球经济失衡情况。
巨大贸易顺差带来的政治压力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与贸易顺差的大幅度上升相伴而来的是外汇储备急剧膨胀,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不断跳升,从而又带来了本币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目前流动性极其富裕、利率偏低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笔者认为,更为自由的汇率制度可能成为解决以上难题的一剂良药。
人民币自去年7月汇改至今年9月末已累计升值已接近5%,升值带来的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有利于缓解持续顺差带来的政治压力以及国内经济过快增长的问题。
通过人民币汇率浮动来调节国际收支与我国经济体的内部平衡,主要有以下优点:第一,汇率的变动是迅速、自动和持久的,它能连续地对任何时候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进行及时调整,不至于产生累积性的国际收支困难;第二,通过改变货币的相对价格,可以对国际收支进行长期的结构调整;最后,央行在浮动汇率下恢复了利用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强。因此,更为自由的汇率制度将无疑在缓解外部压力和解决内部经济问题中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
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是市场各方关注的话题。与去年相比,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有明显上升趋势。但我们认为,前期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能仅仅是缓解有关压力之举,或者更单纯的是出于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的需要。
过快的升值将直接导致出口急刹车以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出现,渐进的升值模式更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因而,我们预计人民币在今年四季度进一步加速升值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综合考虑人民币升值将带来的改善国际收支情况以及调控过热经济的作用,我们判断今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可能控制在3%-4%左右。